2025年7月6日,普洱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筑梦团队前往宁洱彝族哈尼族自治县勐先镇宣德村,开展以“传承哈尼刺绣技艺 赋能蚌扎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本次活动中,团队师生深入了解蚌扎非遗哈尼刺绣的历史渊源,学习和传承蚌扎非遗哈尼刺绣技艺,并聚焦非遗哈尼刺绣推动乡村振兴开展实地调研和考察,探寻非遗助推乡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图1 筑梦团队合影

图2 筑梦团队与村民合影

探寻非遗故事 展望乡村未来

筑梦队员满怀对蚌扎非遗哈尼刺绣文化的学习向往,在宣德村村委会副主任张金莉的带领下,走进蚌扎村寨,通过张金莉副主任的详细介绍,团队成员们从生存的自然环境、历史环境、人文环境、载体、图案符号特征、功能等方面对蚌扎非遗哈尼刺绣进行了深入了解。看着精妙绝伦的哈尼刺绣作品,实践队员们深刻地感受到历史、文化、艺术和技艺交织在一起的无穷魅力,一件件刺绣作品烙印着一代又一代蚌扎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图3 了解蚌扎非遗哈尼刺绣的历史

图4 学习哈尼族豪尼支系的民族文化和歌舞

图5-图7 感受哈尼族豪尼支系的文化魅力

传承非遗技艺 赓续文化薪火

实践活动中,筑梦队员跟着蚌扎哈尼刺绣非遗传承人白芝、苏晓君学习哈尼刺绣技术,从最简单的平针针法开始,再到复杂的轮针、十字针、打结针等针法,随着一针一线在织布上的跳跃,传承的不仅是技艺,更是中华文化的绵延和赓续,不同的颜色有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图案代表了不同的寓意,蚌扎哈尼刺绣是哈尼族文化与人民精神信仰存续的载体,是几千年来哈尼族人民辛勤劳作与智慧的结晶。通过学习,队员们掌握了基本的刺绣针法,完成了一幅具有代表性的哈尼刺绣图案,并尝试着创新制作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哈尼刺绣产品。

图8 在非遗传承人白芝指导下了解蚌扎非遗哈尼刺绣的图案和寓意

图9 在非遗传承人苏晓君指导下学习蚌扎非遗哈尼刺绣针法

图10-图13 在非遗传承人指导下学习蚌扎非遗哈尼刺绣

图14 成果展示1

图15 成果展示2

非遗点亮乡村 振兴绘就未来

乡村调研和研讨交流,引领经管学子将专业知识运用于蚌扎村非遗产业优化升级,为推动非遗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找到突破口和关键点,深入探究非遗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路径和措施。

图16-图19走访调研

图20 研讨交流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员们亲身体验了蚌扎非遗哈尼刺绣的深厚底蕴,通过实践掌握和传承非遗技艺,通过调研深入了解非遗助推蚌扎乡村经济发展的现状,探究非遗点亮乡村振兴的具体路径。

展望未来,经管学子将保持对非遗文化融合乡村振兴发展动态的敏锐洞察,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多元化的发展模式与策略。他们将把所学专业知识与乡村振兴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发挥专业优势,助力民族地区乡村经济发展,携手共绘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撰稿:甘晓霖  图片:梅媚)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甘晓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甘晓霖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