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慧贤 章巧)2025年7月3日至4日,安徽大学法学院赴大圩镇乡村振兴团队,怀揣对大圩镇乡村振兴密钥探索的热情,前往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探寻其发展历程和经验。

大圩镇近年来依托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生态资源,积极探索城乡融合型乡村振兴路径,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大圩模式”。实践团队成员走进大圩葡萄和数字化种植工厂,了解水肥一体现代农业技术和具有国家地理标志性质的“大圩葡萄”,感受与传统种植业截然不同的现代都市农业。团队成员和当地种植户面对面交流,在对话中了解大圩乡村振兴在农业方面的发展,两代人共同探讨农业发展之历程;学子们亲身走近乡村振兴,用脚步丈量乡村热土,实现了一场青春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7月3日上午,团队成员在大圩镇磨滩村副书记房凯的带领下,来到了磨滩村的芦笋种植基地。交谈中,房凯副书记以其从大圩镇沈福村村民到磨滩村副书记角色的转变讲述着大圩镇近年来的乡村振兴之路。大圩镇作为合肥建设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的重要生态板块以及包河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正以蓬勃之姿坚定不移地锚定乡村全面振兴目标,以改革创新为驱动,深度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大力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持续推动乡村产业建设与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向着“全域景区,共富乡村”的美好愿景,奋力前行,努力绘就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时代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图为房凯副书记为实践团队成员介绍大圩镇发展历程。李根磐 供图

近年来,除种植葡萄、发展度假区外,磨滩村也积极寻找新的致富之路——芦笋种植。作为大圩镇精心打造的“圩美新农人”助农共富项目,该项目2024年落地磨滩村,目前已进入采收阶段,预计三年以后进入丰产期,芦笋种植每年不仅可以为村集体带来经济收入,也为周边村民提供了约50人的工作岗位,村民们除拿到土地流转的收入外,参与基地除草、收割、包装等工作,还能再得到一笔劳动报酬。

图为房凯副书记带领团队成员参观磨滩村芦笋种植基地。李慧贤 供图

7月3日下午,在大圩镇农业农村办王民华主任的带领下,团队成员走进万亩葡萄园,分别拜访了当地的葡萄种植户倪进荣和李勇。团队成员围坐在种植户倪进荣周围,认真听其讲述大圩镇葡萄的种植历史及其起起伏伏,种植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期间经历了洪涝、经济下行等危机,很多种植户都因此放弃了葡萄的种植。后在政府的鼓励与政策扶持下,逐渐恢复了种植,规模慢慢壮大,直至今日形成了万亩葡萄园,拥有20余个葡萄品种,年产量约1.5万吨,年产值预计达3亿元,先后荣获“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国家A级绿色农产品”、“国家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标志”等荣誉。

在倪进荣书记的邀请下,成员们走进了葡萄园,近距离观察了夏黑、甬优、阳光玫瑰、醉金香等葡萄品种,了解它们的生长习性以及在其生长过程中要进行的众多步骤,如疏果、防虫治、防涝等。倪进荣书记谈到,“我们种葡萄啊,最怕连天的下大雨,葡萄啊不怕旱就怕涝。搞的不好产量得减一半。”

图为倪进荣书记为团队成员介绍大圩葡萄的发展。李根磐 供图

图为倪进荣书记带团队成员在葡萄园中参观讲解。张赞香 供图

圩西村种植户李勇是大圩葡萄种植第一人,带领成员们在葡萄园中走走停停,讲述着他与葡萄的缘分,从他在大圩的土地上种下第一株巨峰葡萄苗到今天的20亩葡萄园,这是他与大圩葡萄相互成就的四十年。最后还热情的摘下已经成熟的“蜜丽”葡萄送给成员们品尝。

图为葡萄种植户李勇为成员们介绍不同葡萄种类。茅心瑞 供图

图为葡萄种植户李勇为成员们提出的葡萄种植问题的答疑解惑。章巧 供图

在小番茄园负责人汪涛的带领下,实践团队成员穿上白色大褂经过消杀程序,进入了种植小番茄的大棚,负责人汪涛说:“我们的小番茄十分害怕病虫害,所以进入必须先消毒并且确保之前没有进入过类似的大棚,以防给大棚里的小番茄带来病虫害。”负责人在大棚里给团队成员仔细介绍了小番茄的无土栽培技术和水肥一体,团队成员们也近距离观察小番茄。“把我们的小番茄拿去检验,我可以保证,一点农残都没有。”负责人如是说道。

图为大圩镇小番茄无土栽培大棚。

图为无土栽培的小番茄果实

图为小番茄园负责人带领实践团队成员进入大棚,为成员们介绍小番茄无土栽培技术和种植。章巧 供图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与小番茄园负责人在交谈了解小番茄园的发展后的合照。褚晨 供图

7月4日上午,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大圩镇金葡萄家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百姓影院,为老年人进行反诈骗普法宣传,通过播放反诈短片,演绎反诈骗情景剧,采访老人经历等举措,旨在帮助老年人识别骗局,增强法律意识,保护财产安全。“我之前被骗过,被骗了几十万……”一位老奶奶说。老年人往往积累了一生的积蓄,但防范意识相对薄弱,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对象,通过反诈普法宣传,是预防犯罪的手段,更是维护社会正义,保障老年人尊严和幸福生活的必要举措。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大圩镇金葡萄家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百姓影院为老人们进行反诈骗普法活动,演绎反诈骗情景剧。李根磐 供图

图为实践团队成员在大圩镇金葡萄家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百姓影院进行普法活动。李根磐 供图

此次实践安徽大学法学院实践团队走进大圩镇,探访芦笋种植、葡萄园种植产业等乡村振兴项目,见证生态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的创新实践。团队发挥法学专业优势开展反诈普法,搭建校地合作桥梁,以青春力量赋能乡村治理与发展。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褚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褚晨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15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