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龙吟青春突击队”在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文化中心成功举办非遗艺术美育实践成果总结会,集中展示了该团队在非遗文化调研与创新美育实践中的丰硕成果,获得了校地双方领导及非遗传承人的高度评价,并就深化非遗项目合作达成共识,为校地协同赋能乡村振兴再添新动能。
总结会上,“龙吟青春突击队”通过图文展示、汇报演出等多种形式,生动呈现了深入莲洲镇开展非遗文化调研与艺术美育实践的精彩历程和显著成效。重点展示了以原创歌曲《舞龙祈福之愿》和原创舞蹈《赤绸焚霜》为核心的非遗美育课堂实况,充分体现了团队将省级非遗项目“七月三十装路香”及地方特色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教育理念创新性融合的实践成果。
(学员开展表演 张艺桦摄)
(声乐教学过程 张艺桦摄)
(舞蹈教学过程 张艺桦摄)
岭南师范学院驻斗门区服务队队长张洪军,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党委副书记徐灵以及社会实践指导老师、斗门区莲洲镇省级非遗项目“七月三十装路香”传承人郑卫娟等亲临现场,与突击队队员们深入座谈交流。
非遗传承人郑卫娟在观看了成果展示后表示:“看到大学生们用这么新颖的方式把我们的传统非遗文化教给孩子们,感到非常惊喜和欣慰。这种融合了现代艺术的教育方式,不仅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和喜爱,也让非遗文化焕发出了新的活力。这为非遗的活态传承打开了新思路。”
(非遗传承人郑卫娟发言 黄浩哲摄)
学院党委副书记徐灵对突击队员们的辛勤付出和取得的扎实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本次实践活动是学院积极响应广东省“双百行动”部署要求的具体行动,充分展现了音舞学子的专业素养与责任担当。活动成功探索了高校艺术教育资源服务乡村文化振兴、赋能青少年美育的有效路径,实现了校地资源的优势互补。
(学院党委副书记徐灵发言 黄浩哲摄)
岭南师范学院驻斗门区服务队队长张洪军高度评价了突击队以“非遗美育”为切入点服务乡村的实践模式,认为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创新、效果显著,是高校智力资源精准对接地方需求、服务“百千万工程”的生动体现,为校地合作树立了良好典范。
(岭南师范学院驻斗门区服务队队长张洪军发言 黄浩哲摄)
总结会不仅是成果的展示与评价,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规划交流。与会各方围绕如何进一步深化校地在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方面的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
校地双方均表达了强烈的合作意愿,初步规划将依托岭南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的专业力量和地方丰富的非遗资源,在非遗课程体系化开发、传承人进校园、联合艺术创作、乡村美育师资培训、非遗文化品牌打造等多个维度展开更深层次、更可持续的合作。
突击队队长鲁澳臻代表团队表示:“这次总结会是对我们一周实践成果的检验,更是未来深入合作的起点。领导老师和传承人的高度评价与宝贵建议,给了我们莫大的鼓舞。我们将认真梳理总结此次经验,持续优化项目,为未来更深层次的校地合作、更有效地服务斗门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岭南师范学院“龙吟青春突击队”此次珠海斗门之行,以青春之力架起了高校艺术资源与乡村非遗文化之间的桥梁,更开启了校地携手深化合作、共同赋能“百千万工程”与文化传承发展的新篇章。这支青春力量播撒下的文化种子,将在斗门这片沃土上持续生根发芽,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文化动能。
(大合影 斗门区老年活动中心工作人员摄)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鲁澳臻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鲁澳臻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