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1日讯(通讯员 丰文悦 叶柏林)为深入挖掘霍山县小三线红色工业遗产的价值,探索其在红色文化传承与地方发展中的新路径,安徽大学历史学院霍山县小三线红色工业遗产调查小队于2025年7月26日至29日前往霍山县档案馆及霍山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展开了调研工作。

26日,调研团队赴霍山县开展相关调研,先后走访霍山县档案馆与霍山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在县档案馆,团队查阅到小三线建设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等第一手档案资料,这些资料涵盖工厂建设规划、生产运营及职工生活等细节,为调研提供了详实素材,清晰展现出该时期霍山县在工业发展、社会变迁等方面的历程。随后,团队在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与工作人员深入交流,该研究室结合长期积累的研究成果,详细介绍了小三线建设在霍山的背景、发展脉络及其在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团队深化相关历史认知提供了有力支撑。通过此次在霍山县档案馆和霍山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的调研,调研团队初步梳理了霍山小三线红色工业遗产的基本情况,获取了丰富的资料和信息,并与相关研究机构建立了良好的沟通联系。这为后续继续挖掘小三线红色工业遗产的价值奠定了坚实基础。

27日到29日,调研团队先后深入霍山县月亮湾作家村及国营9539厂(真龙地军工厂遗址),通过实地考察、档案查阅、与当地人员交流,系统调研两处小三线建设遗存的历史价值与保护利用情况。月亮湾作家村前身为军工配套生活区,现存旧厂房、职工宿舍等,经改造成为文艺创作基地,通过文旅融合模式推动红色文化传播与地方产业发展。国营9539厂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现存生产车间、仓库等设施,见证了军工生产历史,当地正探索将其纳入红色旅游线路。调研梳理了两处遗存的历史脉络,考察了其红色教育价值,了解到两地在保护原貌基础上结合时代需求创新利用的实践,为红色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了参考。

此次调研全面掌握了霍山县小三线红色工业遗产的历史脉络与保护利用现状,既通过档案梳理夯实了史料基础,也实地考察了遗产活化实践。这为深入挖掘红色价值、探索文旅融合路径提供了一手素材,也为后续红色基因传承与地方发展结合奠定了坚实基础。


来源:大学生云报 | 丰文悦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丰文悦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63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