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索福建木偶戏,莆仙戏和木雕等非遗技艺的发展传承情况,福建农林大学“数艺非遗坊”实践队于2025年1月11日踏上探索之旅,深入福州市三坊七巷、莆田市城厢区和荔城区,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
三坊七巷“偶”遇多彩闽韵
1月11日上午,实践队抵达三坊七巷,被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深深吸引。队员们首先观看了精彩的木偶戏表演,随后在表演者的指导下,亲自尝试操控木偶,从最初的生疏到逐渐熟练,深刻体会到木偶戏传承的不易。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三坊七巷与木偶戏传承老师合影的照片
随后,实践队采访了厦门市红艳庄木偶戏皮影戏传承中心的庄艳红老师,了解了木偶戏的传统与创新之路。庄老师的寄语激励着每一位实践队员,让他们意识到传承非遗不仅是技艺的延续,更是文化的责任。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三坊七巷采访木偶戏传承老师的照片
下午,实践队员探访了博览馆,初睹了璀璨的非遗文化瑰宝。继而于乐荣胜的指引下,了解了福建各地市非遗文化传承发展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深深体悟到非遗文化传承的坎坷与光辉。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三坊七巷非遗博览苑内参观的照片
溯源莆仙戏韵,传承非遗基因
1月12号上午,“数艺非遗坊”实践队伍共同来到莆田市博物馆进行参观。在博物馆,实践队伍被各种具有浓厚历史韵味的展品深深吸引。队员们对于其中的莆仙戏文化陈列馆进行了重点观察和研究。在参观过程中,队员们被莆仙戏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所触动。他们认为,莆仙戏不仅是莆田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还包含了莆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对真善美的赞美和颂扬,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和批判。最后,队员们在戏台前共同展示了一番自学研究的戏曲动作。在行云流水的演绎之中,队员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到了莆仙戏的古老韵味。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莆田博物馆内学习手势的照片
随后,实践队前往历史文化街区,参观了莆仙戏的特色脸谱和曲牌,认识了许多从未了解到的莆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莆仙十音八戏、莆田九鲤灯舞等300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队员们被这些文化千百年以来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深深震撼。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历史文化街区参观的照片
最后,实践队伍前往三清殿,这里是莆仙戏传习所所在地,也是莆仙戏非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队员们对于莆仙戏精巧的脸谱和服饰文化进行了学习和了解。并且同现场的小朋友们互动,共同制作了色彩鲜艳,形制丰富的脸谱。通过此次参观学习,实践队伍对莆仙戏非遗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表示,莆仙戏不仅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他们深感肩负着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的使命与责任。未来,他们将积极投身莆仙戏的宣传和推广,共同守护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图为实践队成员制作脸谱的场景
探秘木雕,传承匠韵
1月13日,“数艺非遗坊”实践队奔赴莆田探寻木雕艺术,于城厢区华亭镇山牌村的春晖木雕艺术馆,实践队开启探索之旅。队员们观赏郑春辉老师的木雕作品,如《清明上河图》等,被其巧夺天工之处深深震撼。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春辉木雕馆内参观的照片
随后,实践队成员们走进黄石工艺美术城,对木雕工艺展开观摩。在观摩过程中,木雕艺人向成员们讲述了自己与木雕的缘起,分享了将木雕视为情感寄托的创作理念。成员们专注聆听,深入了解到木雕传承在当下所面临的困境:在快节奏时代,年轻人普遍缺乏耐心,木雕漫长的学习周期让许多人望而却步;同时,工业化浪潮下,机器制品以低价大量倾销,严重挤压了传统木雕的生存空间 。木雕艺人目光坚定,话语中满是对木雕工艺执着坚守的决心,这深深触动了实践队成员。他们深刻体会到传承古老技艺的艰难与重要性,不仅获取了木雕艺术传承的一手资料,更感受到坚守精神的强大力量,从而更加明确了自身肩负的文化传承责任。
图为实践队成员访谈木雕工匠的场景
最后实践队走进莆田二十四中开展宣讲活动。队员用PPT讲述木雕的历史、发展和地域风格,为校园注入文化活力。队员们感悟颇多,他们意识到木雕艺术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是闽韵匠心的生动体现。木雕艺人的坚守令人敬佩,在工业化浪潮冲击下,这种传统技艺的传承显得弥足珍贵。对于历史文化的震撼更应该体现在实际上,唤醒非遗的传承。此次活动不只是简单的参观、访谈与宣讲,更是与传统艺术的深度交流,他们决心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挖掘木雕内涵,创新宣讲形式,让更多中小学生领略木雕艺术的魅力,为传承和弘扬这一传统技艺贡献更多力量。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莆田二十四中宣讲的照片
共筑非遗文化未来
此次实践活动让实践队成员们意识到新时代优秀的专业传承人,应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非遗与时俱进,满足现代观众的审美需求。而青年也是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力量,实践队成员们在今后也将通过广泛的宣传和推广,提升公众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三坊七巷进行实践活动的合影照片
文/龚旖帆,汪锦彬,林慧瑜,邱一诺,李鹭翔,吴信立,李湘云
图/李宇轩,汪锦彬,李鹭翔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龚旖帆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龚旖帆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