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2月5日讯(通讯员 张甜甜 刘佳悦 张雯清 黄之祺)为深入探究戏剧疗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积极影响,增强社会对留守儿童群体的关注与关怀,1月13日至1月18日,广西师范大学剧海拾光团队走进桂林市雁山区君武小学旦家分校,开展了一系列旨在探索戏剧疗愈助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农村教育注入新活力。
关注儿童成长——聚焦留守难题
君武小学旦家分校地处农村地区,交通闭塞,学校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目前,在校学生留守儿童占比较大。剧海拾光团队依托已有基础,以该校为试点,引入戏剧疗愈艺术,旨在通过戏剧的独特魅力,帮助孩子们疗愈心灵问题、健全人格发展、启迪内在智慧。
搭建心灵之桥——趣味暖场破冰
在该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剧海拾光团队与年龄不一、性格内向的留守儿童开展鼓传花小游戏,鼓声阵阵,紧张与期待在孩子们心间传递。随着游戏的推进,在团队成员热情鼓励与耐心引导下孩子们渐渐打开心扉,主动与身边的小伙伴交流,尝试着开启对话;表演节目时也从最初的结巴到能够流畅地讲述故事、背诵诗词,语言表达愈发清晰,表达欲也越来越强。
图为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进行暖场游戏。张雯清 供图
点亮希望之光——排演专属戏剧
戏剧教育实践活动的核心环节——戏剧排演。剧海拾光团队前期针对不同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生活经历,量身打造专属剧本,力求剧情贴近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引发情感共鸣。
排演现场团队成员分工明确,耐心指导每一位孩子。从基础的台词发音,到复杂的情感诠释,再到角色动作的设计与理解,给予了孩子们全方位的戏剧教育指导。
通过戏剧这扇独特窗口,孩子们体验到表演乐趣,在角色塑造中找到情感寄托。
图为团队成员带领孩子们排演话剧。张雯清 供图
探寻成长之径——深度心理观察
在实践活动全程,团队成员密切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变化。从最初的沉默寡言,到游戏和戏剧排演过程中的积极互动、大胆表达,孩子们的每一点转变都被详细记录。团队成员通过与孩子们的深入交流,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与渴望,为后续的实践活动提供经验。
图为团队成员与孩子们合照。张雯清 供图
剧海拾光团队负责人表示:“戏剧疗愈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方式,为留守儿童打开了一扇认识自我、表达情感的窗口。”此次戏剧疗愈艺术工坊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乡村儿童教育的一次有益尝试,更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一次生动诠释。未来,团队成员将继续探索和实践更多适合乡村儿童的戏剧教育模式,为乡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作者:张甜甜 刘佳悦 张雯清 黄之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雯清 责编:赵洋 + 投诉举报
![](https://cdn.jyrmt.com/dxsyb/public/fronts/pc2022/m/en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