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活力四射的七月,我积极响应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的号召,返回家乡安徽省阜阳市,于阜阳市颍州州区人民法院进行为期两周的暑期法律实务见习。

在民二庭的实习期间,我亲身参与了许多民事案件的审理和调解过程。从庭前准备到开庭审理,我目睹了法官书记员如何推动案件进程与庭审过程,如何一丝不苟地分析案情,如何冷静理智地面对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和法律问题。每一次庭审都是对法律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法律精神的传承。我深刻体会到,法律不仅是冰冷的条文,更是法律人毕生的精神信仰。

实习期间,我学着如何整理案卷、如何编号、如何撰写法律文书、深入参与一些案件的调解过程、旁听庭审……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便会汇聚成一个案件的审理过程。每参与一个案件的审理过程,在其中贡献自己微小的力量,都会让我成就感十足。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书本里的法律”是如何走向“实践中的正义”,更深刻地理解了司法为民这四个字的重量。

在参与一个案件调解工作的过程中,法官和书记员指导着我就调解中的各项问题,多次与案件双方代理人进行电话沟通,就当事人之间的争议焦点寻找能够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的解决办法。从一开始直接打电话和沟通案情的紧张到后来逐渐能够把握案件调解的进程以及有效地联系、沟通、平衡双方当事人,最终促成双方当事人成功和解。这个案件的调解过程让我认识到每一个案件的背后都是真实的生活困境,民事审判不仅是定纷止争,更是用专业去化解矛盾,让当事人感受到司法的温度,而调解在多数时候恰恰为双方当事人能够握手言和、解决困境提供“台阶”。

曾经,我对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直到如今我亲身参与其中,才认识到他们承载的责任与意义、意识到实践活动对新时代青年未来的职业道路影响之深。实习的时光虽短,却让我对法律职业有了全新的认知:法律不仅是保护权益的武器,更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司法工作者不仅是规则的执行者,更是正义的传递者。未来,无论我走向何方、在社会主义法治事业中扮演何种角色,在颍州区法院民二庭收获的严谨、共情与担当,都将成为我前行的力量。而这段触摸司法实践、感受为民初心的经历,也终将成为青春里最珍贵的注脚。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孙文慧

声明:本文为大学生云报版权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以任何其它方式使用,如需使用请与大学生云报取得联系。

审定:孙文慧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21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社会实践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