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9日上午,由西安报业传媒集团(西安日报社)与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书院联合主办的2023年“求真知”专家调研项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来到了司马迁祠参观调研,围绕“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的传承及开新”主题,团队成员参观学习、互相探讨,共同感悟一代史圣——司马迁的思想深度和人格光辉,领略黄河文化的魅力。
(图为团队成员在司马迁青铜像前合影 通讯员乔健淞供图)
一入景区,宽阔的广场两侧矗立着以《史记》十二本纪为蓝本创作的雕像,以时间轴的形式生动还原了司马迁笔下从五帝到汉武帝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穿越三千年的历史,同学们来到了一座今人铸造的司马迁青铜雕塑前,抬头仰望,司马迁手握《太史公书》,眉头微锁,以其深邃的眼神远眺着这片华夏大地。据讲解员介绍,青铜像高十二米,象征着《史记》中的十二本纪;重二十六吨,即五十二万两,代表《史记》全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从青铜像处眺望山顶的祠堂,可以远远看见祠堂前的两颗侧柏就如同一幅中国地图,且这两棵柏树皆为自然生长,无人修剪。自然奇观与人文景观交相呼应,共同引领着我们走近司马迁。
接着团队沿着数百年前的石坡古道,跨过芝秀桥,登上韩奕坡,团队来到刻有“高山仰止”的门楼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此句出自《诗经·小雅·车辖》,司马迁在书写《孔子世家赞》时用此句表达了对孔子的赞誉,后人在修建司马迁祠时,认为司马迁功高如山,德高如山,于是在通往司马迁祠的山坡陡道上立此门楼,用以表达对司马迁的景仰之情。穿过门楼,攀登着朝神道上的九九台阶,中间立有一门洞,门洞之上有着一副对联,上联,圣人光道统,下联,汉史进经文,横批河山之阳,横批来自《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这一对联将司马迁的一生做了一个大致概括,出生于河山之阳再到接受儒学教育最终著成《史记》。
(图为“高山仰止”门楼 通讯员乔健淞供图)
穿过门洞拾级而上,团队终于抵达司马迁的祠堂和墓地。司马迁祠墓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此后历朝历代多次对司马迁祠进行修葺扩建。祠堂在前,茔墓在后,同学们怀着崇敬之情瞻仰司马迁像,拜谒司马迁墓。祠堂前,立有历代文人骚客题写的碑刻,字里行间,皆是对司马迁的敬仰与赞誉,祠堂里,供奉着司马迁的彩色泥塑,司马迁坐像身体微侧,目光偏向北方望去,仿佛还在关切地望着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茔墓上,一棵古柏五杈分枝,寓意五子登科。同学们在墓地前驻足缅怀先贤,随后在梁山老师的带领下,怀着对司马迁的崇敬之心,也为更深入地走近司马迁,同学们在这片最接近史圣的圣域上轮流读起了张文江先生的《〈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朗朗书声,引得无数游人驻足,一字一句,从文字中穿越厚重的历史,共同体悟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抱负。
山顶上是古人所建的司马迁祠,山脚下是今人铸造的司马迁青铜像,从古至今,后人对一代史圣司马迁的景仰代代传承。
(图为同学们轮流朗读《〈史记·太史公自序〉讲记》 通讯员乔健淞供图)
在参观完司马迁祠后,老师和同学们纷纷觉得意犹未尽,石碧球老师指出:“文化传承要有适宜自己的方式,像太史公祠这样极具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的景点,应当探索自身独特的发展之道,注入更多的文化因素,以文化人。”其他同学和老师也纷纷为如何能更好的把握司马迁祠墓这样一个文化宝地建言献策,老师们提出若能在司马迁祠墓旁建立一个司马迁博物馆,发挥司马迁在思想史及学术史上的地位,或能更好地向大众传达司马迁的精神内涵。王文琦老师观察到在景区入口张贴有选背司马迁名篇便能获得免费门票的活动,然而向工作人员了解到,活动自六月末至7月末一个月的时间里只有零星几位通过此活动获得了门票,且都为00后,面对这一现象,王老师做出分析:“虽然这种背诵活动很好,但并未获得广泛推广,形成气候,因此游客到了景区门口时才发现有这一活动已为时过晚,而00后的同学刚刚经历高考,尚能记住部分名篇。”虽然是在暑期旅游旺季,但作为在历史上占据了重要地位的司马迁的祠墓却并未有很多游人前来瞻仰参观,有许多吸引游客的好点子却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参观学习之后,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不断发挥自己新时代青年的力量,从深度、广度、关注度等多个方面为促进文旅发展提出方案和建议,更好的促进黄河文化与华夏文明的传承和开新。
(图为同学和老师讨论交流 通讯员陈钰涵供图)
来源: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谭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七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谭璇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