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行思:
再没有哪个地方,能让我这样热泪盈眶
2024年7月19日至25日,我有幸作为陕西师范大学哲学书院暑期社会实践“黄河文化与中华文明的探源及开新——秦晋篇”调研团队的一员,踏上了回归故土山西的旅程。此行寓学于游,满载而归,心中情感交织,特此记录。
启程那日,天空阴云密布,我们乘坐的大巴缓缓驶离西安,途经韩城,驶向临汾。进入山西地界,头顶的天开始变得晴朗,浮云映衬着湛蓝高远的天,映入眼帘的是连绵起伏的山峦,我不禁想起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势层叠,气势磅礴,这才是真正的表里山河。我想起壁立万仞的太行山脉,浩浩汤汤的汾河水,历史的车轮碾过,刹那千年,留下了英雄儿女、治乱兴亡的历史,饱经沧桑仍然屹立的古迹。 历经千年的晋国宗祠,是记录历史变迁的艺术载体; 雄伟壮阔的应县木塔,用榫卯结构,封印了中国建筑史的奇迹;城墙斑驳的平遥古城,彰显了晋商汇通天下的卓越功绩;巍峨陡峭的太行山脉,见证了千百年来民族的融合与统一。表里山河,伟岸气魄的三晋大地,散落着先人灿若繁星的智慧,也凝结着无数文明传续的印记。
这一站,我们一起走进山西,翻开这一本记录了历史的书籍。这些古迹让我们得以穿越时空,与历史对话,从中汲取新的精神力量,赋予生活新的意义。这份感受,深刻体现在当地人民的声声感慨之中。他们生活在遗迹之畔,与历史紧密相连,又不断从中寻找前行的动力。
“历史的低吟,震古烁今”
亘古流传的中华文明,自远古的篝火微光,至千秋的笔墨飘香,历经风雨沧桑,依然熠熠生辉,数千年的文明积淀,如同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在时间的长河中缓缓流淌。这座1955年建立的综合性博物馆,不仅是山西文化与历史的璀璨瑰宝,更是连接古今的桥梁。馆内藏品丰富多样,从史前文明至现代风貌,多元文化交织,共同绘制了一幅从文明初现至夏商遗踪。从晋国霸业到民族融合,再到戏曲摇篮与晋商辉煌的辉煌画卷。即便是仅显冰山一角,亦闪耀着岁月赋予的独特光芒;即便局限于有限空间,亦能展现跨时代的魅力与风范。
在山西博物院,我感受到一种由内而外生发的认同感与自豪感。特别是当我看到一个青年人,带着天真懵懂的小孩,扶着白发苍苍佝偻着腰的老人,一起看着玻璃展示柜里的“镇馆之宝”晋侯鸟尊,并耐心地给他们介绍时,“传承”这个词在我心里突然具象化,来自远古的血脉联结也变得再次鲜明。“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作为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的山西,“晋”的简称就来源于这只“鸟”。晋国是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诸侯国,首任国君唐叔虞是周武王姬发之子,国号为唐,唐叔虞之子燮父即位后,将国号改为晋。这件鸟尊就出土于燮父之墓,上面的铭文“晋”是迄今为止考古出最早的金文“晋”字,这便是“晋”文化的源头。我们的祖先走了千年万年,一直走到今天,步步都有印记,步步都可以考证。我们体内流淌的,仍是华夏始祖的血液。远古的低吟,仍呼唤着无穷匮的后代子孙,提醒我们铭记祖先们来时的路,永远记得自己要去往何方。这,才是真正的千秋万代。
黑格尔说:“历史是一堆灰烬,但灰烬深处仍有余温。”但历史由一代又一代人走出来,一堆尚有余温的灰烬太过单薄,不足以表达千年万年的沧海桑田。历史应该是一条宽广的能包容万物的大河,在偶尔翻起的浪花里,我们仍可窥见自己的命运。如何让过去融入未来,如何让我们的文化被世人所识、所爱,让更多人走进这片承载五千年文明的黄土地,是山西人共同的期盼。
“要问我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
在去往山西洪洞大槐树大槐树的寻“根”之旅中,我体会到一种深切的归属感。被誉为“天下第一槐”的这棵古木不仅是自然沧桑的见证者,更是中华民族根祖文化的璀璨明珠。据传,这颗大槐树植于唐代,历经千年风雨,见证了中华大地的历史变迁,尤其是明清之际波澜壮阔的移民浪潮。明朝时从山西迁出的移民,不仅重塑了国家的人口格局,更促进了文化的交融与经济的繁荣。大槐树,因而成为了无数人心中家族根源的象征。在北方流传着诸多关于洪洞大槐树的民谣,其中最脍炙人口的便是:“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此外,还有“解手”与“脚指甲分瓣”等传说,为这棵古树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
当我在大槐树下查阅姓氏族谱,找到自己的姓氏那一刻,一股强烈的“寻根”之感油然而生。我深刻体会到姓氏间那份深厚的血脉相连,仿佛能感受到祖先的血脉在我体内流淌。它是那样地宽厚、温暖,充满了指引后代子孙向上向善的力量。手持香火伏地深深三拜,由内而外的归属感与联结令我感怀:我的血脉与这片土地紧密相连,我的灵魂会永远被这片黄土地所治愈。
时间是强大的。它将人们当年内心真实而强烈的悲恸彻底而无声息地消灭。只有一些或真或假的传说,如右脚小拇指甲盖,如解手,仍然流传在人们的口口相传里。它们如同微光,照亮着过往的足迹,也成为我们独有的身体印记。时至今日,当地人仍然会以“连手”互称,来表达这世间,最真挚恳切的兄弟情义。在无数的家谱记载中,仅仅留有简约的一行字:山西洪洞大槐树。简洁的七个汉字,蕴藏了太多的深情,太多的隐忍和思念。
"此心归处,方是吾乡"
我心里一直有一个困顿我许久的疑问:是不是每一个山西人生来就背负着要走出山西的使命?从小长辈就和我说:只有好好学习,才能走出山西,去看外面的世界。高考后,我顺利踏上了离乡之路,但那份复杂的情感依旧深植心底。我的肉体远离了那片生我养我的土地,心灵却永远与之相连,我知道自己的“根”在那里,那是我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
太谷、祁县、平遥,这些地方深深植根于我的地域认同之中。自幼品尝的太谷饼、平遥牛肉,以及那烙印心底的乡音,无不诉说着我对这片土地的依恋。踏入乔家大院,耳边环绕的皆是亲切的乡音,饭店老板一听我的方言,慷慨又热情地给我们一桌人七折优惠,还特意叮嘱务必让远道而来的同学吃得尽兴。一路上,我们收获的是一次次的温暖寒暄与最质朴的笑容。
我们都恳切地期望着自己的家乡变得更好,让家乡被看见,山西深厚的历史底蕴值得,热情淳朴的山西人值得。然而,如何借助文化旅游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如何创新文旅形式以赢得大众青睐,是我们共同面临的课题与挑战。标准化问题的解决尤为迫切,重点在于旅游服务与配套设施的规范化管理。以平遥古城观光车为例,其乱象已引发广泛不满,政府应适时介入,实施统一管理,明确观光车运行规则与停靠站点。同时,同质化问题亦需重视。据与平遥导游交流得知,晋商大小姐主题旅拍初时仅三家,却迅速跟风至三百余家,伴随而来的是酒吧、足浴等相似业态的泛滥,这无疑是市场盲目跟风的体现,凸显了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对此,政府应发挥导向作用,在完善旅游服务设施的同时,防止产业过度同质化,致力于打造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体验,以吸引并留住游客的心。
标准化体系固然是基石,但保持山西独有的不可复制性更为关键。唯有让山西的特色闪耀于世,方能吸引八方来客,共赏这片土地上的动人故事。作为山西儿女,我们满怀期待,愿山西之美能被世界看见,让她的传奇故事传遍每一个角落。
山西是被历史珍爱的土地。 繁华落尽,身披质朴外衣。斯人独立,难掩文明辉煌。散落街巷的庙宇,夕阳余晖里,似诉过往。它们是一座座精巧的建筑遗宝,是一个个具象化的文化玉璧。穿越风雨,她一直就在那里。沉默静立,她一直在等我们走近。我坚信,这片土地蕴含着推动我们前行的力量,山西的表里山河令我胸怀开阔,祖祖辈辈生活的黄土地治愈着我。
作为“国家优师”专业的学生,我注定是要回到自己的家乡。我生在山西,长在山西,也知道了有多少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拼尽全力想走出山西。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有一天,我们会忘记田间泥土的脚感,会忘记故乡纷飞的草叶。在从一个小乡村来到西安这座大城市上大学后,我似乎有了些许实感,可是在一些不经意的瞬间,我会想起秋天一家人在院子里剥玉米,想起那些黝黑的面庞,想起在我自家地里和爷爷奶奶摘菜,想起村里被撤并的幼儿园和小学,想起村里越来越少的年轻人和小孩……所以我想,也许这就是我回去的意义,我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为了更多像我一样的孩子,为了我家乡的明天与希望。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再没有哪个地方,能像我的家乡山西这样让我长长久久感动萦怀,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