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老山逐风者”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共青团西畴县委的关心支持和鸡街乡政府的热心帮助下,近日实践团来到海子村委会,走进曼竜村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深入学习体验彝族花倮民族艺术文化,并开展推普、科普、红色经典故事宣讲及对留守儿童进行假期安全教育。

非遗耳畔淌,花倮心间扬

团队在鸡街乡团委何秀姣书记的引导下走进曼竜村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实践基地,深入学习体验彝族花倮民族艺术文化。花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宗天珍奶奶为大家详细介绍了花倮族传统服饰和葫芦笙等花倮民族乐器的制作工艺及使用方法,此外还现场展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葫芦笙舞”。在聆听和体验中,大家深深认识到非遗文化不仅是民族的瑰宝,更是历史的见证。它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不仅是对传统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责任。

青春手牵手·推普进童心

老山逐风者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海子村开展活动的一天,让大家深刻体会到教育共融的真谛。当孩子们用生涩却认真的普通话胆怯的和队员们交流时,当他们围着科普实验器材眼中闪烁着好奇光芒时,队员们真正理解了"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意义。老山精神中"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内核,在大家备课到深夜的灯光里、在翻山越岭的脚步中逐渐清晰;西畴精神"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信念,更让大家在面对教学挑战时永不言弃。看着孩子们从不敢开口到主动提问,从科学盲到能解释简单原理,大家意识到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为他们搭建通往广阔世界的阶梯。这段经历让大家明白,乡村教育振兴需要青年用青春力量去托举,每个微小的付出都在为乡村儿童的梦想插上翅膀。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当让理想在基层绽放,让知识之光点亮更多乡村角落。

以心赴山海,让热爱与责任生长

今日的相聚虽如晨光般短暂,却在时光的褶皱里,为大家铺开了读懂世界的另一重维度。在花倮族的针线里,藏着文化传承最坚韧的根系;在孩子们的笑声中,跃动着教育点亮未来的星火。青年的成长从不止于书本,更在于用脚步丈量大地,用热忱守护传承,用行动托举希望。把责任写成行动,让青春在成长中绽放

图片|马金帅  徐睿

撰文|杨帅 卯明华

排版|陈云 张朝坤

审核|李黎  陆家涛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黎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136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