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郑坤城 黄培锦 骆洪仲 )近日,广东石油化工学院“油”你甘甜实践团来到普宁市云落镇崩坎村进行实地调研,开展2025年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探寻崩坎甜油甘的发展现状及品牌兴乡之路,以品牌生态构建、设计点亮特产、直播摆摊齐发力“三连招”赋能乡村振兴,拓宽特色农产品的品牌认知与宣传渠道,助力实施“百千万工程”。
油甘调研探新路 品牌营销兴乡村
调研过程中,实践团跟随村干部和果农走进崩坎村油甘产业园,了解崩坎油甘的生长特性、种类,以及目前的种植现状。
图为队员们在仔细观察油甘
为了进一步了解油甘的销售困境,实践团组织开展入户走访活动,与种植大户们进行深入交流。“许多果农主要面临着销售渠道单一、价格波动大、竞争激烈、知名度不高等问题。”实践团成员分享道,走访过程中了解到由于油甘销售的渠道大部分还是囿于潮汕地区,导致产销不畅和收入减少。其次, 网上销售市场发展落后, 线上业务还未完全推广, 少数个体商户在视频号、抖音、小红书等渠道上销售, 还未形成规模化经营,资源优势得不到有效转化。
村干部在调研途中谈到目前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打造出崩坎甜油甘的优势品牌帮助农户一起致富,享受到油甘产业优势带来的福利。据介绍,近年来当地镇政府充分利用崩坎甜油甘产业带的地理优势,结合政策支持,打造了属于云落镇的油甘优势品牌,助力果农卖出好价格。
用设计点亮特产,焕新甜油甘品牌
为助力打造云落油甘品牌,实践团从油甘“先涩后甜”的独特滋味与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以“苦尽甘来”的生命哲学,挖掘油甘种植展现的潮汕人向苦而生、敢为人先的精神,拉近品牌与消费者的距离,提升品牌记忆点。
实践团同时延伸设计触角,开发了油甘主题文创扇子及网络表情包,让油甘文化“活”起来、走进日常生活,将“酸涩”的体验、“回甘”的喜悦等情感,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递出去。
此外,实践团聚焦产业链源头,为当地果农精心设计了兼具美感与实用性的油甘鲜果包装解决方案。在包装视觉上,突出油甘果的诱人色泽与新鲜质感,巧妙融入品牌IP元素及崩坎地域特色,传递原产地信任感。
图为团队设计的油甘文创小扇子
图为团队设计的油甘IP形象表情包
油甘摆摊直播热,双线推广齐发力
实践团在普宁国际商品城策划了两场以“沉浸式解锁潮汕特色水果——崩坎甜油甘的奇妙之旅”为主题的线上直播和线下摊位推广油甘及其加工产品的活动,透过直播镜头和线下摊位,队员们向观众展示果色诱人的崩坎油甘及各种油甘特色农副产品。“队员们以专业的态度、生动的语言介绍着崩坎油甘的种植历史、产地优势及崩坎甜油甘的营养价值,并且现场展示油甘汁饮品、油甘茶、油甘果酒等产品的食用技巧,让观众们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收获了满满的知识。”实践团成员说。
通过前期直播预热、短视频推广宣传,据统计,实践团两场活动线上共吸引了3484人观看,线下参加人数超500人,点赞量达5.3万次,进一步拓宽了崩坎油甘的宣传渠道。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团队指导老师温云峰对实践团成员提出几点意见,一是希望我们大学生要深入了解油甘的营养价值、文化价值,追溯种植历史,挖掘油甘种植展现的潮汕人的精神,二是通过媒体如直播、拍摄油甘创意小视频、采访代言人、争取当地电视台报道等的方式以吸引大众关注度,扩大油甘的知名度。
实践团表示,未来将在油甘的道路上探索更多可能,以实际行动推动当地优势产业发展,把油甘的甘甜送到更多人身边!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郑坤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郑坤城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