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贺文翀 吴俊峰 张湘)7月17日下午,长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考察团在院长李美求、机电系副主任孙巧雷、辅导员李港的带领下,来到盐城市开展文化探访活动,其中对三明故居的细致参观成为此行核心,师生们在青砖灰瓦间沉浸式感受历史沉淀与红色底蕴。

考察团在胡乔木生平陈列馆合影 (长江大学贺文翀 供图)

三明故居静静矗立在午后的光影里,朱漆斑驳的木门推开时,仿佛翻开一本厚重的时光典籍。庭院内,老槐树的枝叶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阴影,墙角的青苔爬满砖石缝隙,处处透着岁月打磨后的温润质感。故居中最引人驻足的,是关于胡乔木同志的生平事迹展区。数十件珍贵文物与史料在此静静陈列,泛黄的书信手稿上,钢笔字迹遒劲有力,字里行间藏着对事业的热忱;玻璃展柜里,一份份标注着具体日期的工作笔记,记录着密密麻麻的思考痕迹;墙上悬挂的历史照片,定格了不同时期的工作场景——有在书桌前凝神思索的专注,有深入基层调研的身影,有与同志讨论问题的热忱。这些实物与影像串联起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让师生们直观感受到老一辈革命家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与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

考察团成员观看胡乔木同志人生历程 (长江大学贺文翀 供图)

参观过程中,师生们始终保持着安静与专注。有人在展柜前俯身细看,用手机轻轻拍下文献资料;有人在复原的书房场景前驻足,想象着灯下伏案工作的身影;还有同学拿出笔记本,认真记录着展品旁的解说文字。当看到胡乔木同志青年时期的求学笔记,上面密密麻麻的批注与注解时,几位学生低声交流:“这种钻研精神,和我们画机械图纸时追求精准的道理是一样的。”

考察团观看胡乔木同志生平事迹(长江大学贺文翀 供图)

夕阳西下时,考察团一行离开三明故居。回望这座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建筑,青砖上的光影已悄然变化,但那些在故居中感受到的严谨、执着与热忱,却深深印在了每个人心中。此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历史文化的探访,更让师生们在无声的文物中汲取到跨越时代的精神力量,为今后的学习与工作注入了别样的动力。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贺文翀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贺文翀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88 赞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