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31日讯(通讯员 王雅琴)为了实现社会需求与学生成长的双向促进,关注和解决孤残困境儿童心理健康问题,2025年7月18日,西北民族大学14名师生赴甘肃省酒泉市福利院、嘉峪关市儿童福利院展开了为期一周的“向阳花”青少年心理关爱志愿服务实践。实践团的小伙伴们在出发前充分准备,对授课内容和活动的开展进行了精心的反复打磨,在这次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了孩子们快乐健康的茁壮成长。

图为志愿团到达酒泉,王耀摄

绘本伴同趣,读写润童心

绘本伴读是孩子们上的第一课。《獾的礼物》、《不一样也能做朋友》等等绘本故事都深受孩子们的欢迎与喜爱。志愿者通过绘声绘色的讲故事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增强了自信心与团体归属感,激发了他们对自己的认同感,也帮助孩子们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绪和尝试共情他人的喜怒哀乐。为孤残困境儿童开展此项“向阳花心灵花园”绘本伴读团体活动,在安全包容的互动环境中,通过共读共讲隐喻性绘本故事,促进了孩子们完成自我认同、情绪管理、社会交往、生命意义重构等主题的心理疗愈。

图为志愿者杨璐锦给小朋友们展示绘本,王耀摄

图为志愿者马俊芳给孩子们进行绘本伴读,丁晓敏摄

科普传知识、健心互成长

心理健康科普小课堂帮助孩子们认识到“相信自己能做到”是获得持久幸福感和内在力量的重要基础,他们在课堂分享中掌握了“情绪调节三步法”,并学习运用到了自己的生活中。为孩子们开展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自信心提升等主题心理健康科普小讲座,将心理学理论灵活地融入了心理健康知识竞答、心理互动小游戏、积极心理案例分享等方式中,帮助孩子们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与方法。

图为志愿者田湘为孩子们展示科普内容,王雅琴摄

团辅聚心力、互助疗心灵

志愿者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如《自信小太阳》、《情绪之桥》、《告别拖延,行动向前》等都有效地提升了孩子们的自身价值感、情绪认知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增强了他们积极行动的动力。为孩子们开展了“向阳花心灵加油站”团体心理辅导活动,通过“可能的最好的自己”、“打开另外一扇门”、“时间的礼物”等主题活动,帮助孩子们培养了积极情感、积极认知、积极思维和积极行为,增强了他们的心理能量,提升了其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

图为志愿者卿芳菲带领孩子们做团体辅导,王雅琴摄

心语伴笔耕、戏乐护童真

结束白天的专业服务后,志愿者继续利用晚上的时间给孩子们开展了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倾听了孩子们的成长烦恼和心理困惑,帮助孩子们缓解了负性情绪,引导他们释放自己的情绪,并帮助他们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同时,志愿者还主动为孩子们的暑假作业答疑解惑,鼓励孩子们掌握解题方法,培养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孩子们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习能力,还在空闲时间里陪伴孩子们做游戏。

图为志愿者们为孩子们辅导作业,王耀摄

图为志愿者和老师一起陪孩子们做游戏,丁晓敏摄

访知童成长,赠爱获师扬

在与福利院老师的访谈当中,志愿者深入了解了每个孩子的成长故事,理解了福利院工作人员的辛苦和不易,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国家对孤残儿童的各项关爱政策与措施的重要意义。活动结束时福利院老师们说虽然志愿者的服务只是短短一周,但他们给孩子们带来了最深情的陪伴和最真诚的关爱。活动结束后志愿者给孩子们捐赠了柔软的夏凉被,自发买了蛋糕和礼物,送去了浓浓的爱心。

图为志愿者杨美琪和福利院老师访谈,王耀摄

图为志愿者杨美琪和小朋友访谈,王雅琴摄

图为志愿者和小朋友一起吃蛋糕,王耀摄

图为志愿者和酒泉市儿童福利院小朋友合影留念

本次三下乡实践在为了孤残困境儿童心理健康与个体成长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科普志愿服务的同时,形成了低门槛科技赋能社会服务的创新实践范例,推动了孤残困境儿童心理健康福利事业和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的高质量发展。这场心灵对话没有终点,志愿者将持续走在陪伴孩子们积极成长的路上。孩子们必将心怀美好与梦想,向阳而行,逐光前进!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雅琴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雅琴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85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