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至7月24日,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赤道研修实践队前往平潭县携手苏平片区管理局大小恋联合委员会,以“绿色赋能大练岛,青春助力“新”生态”为主题,开展两岸学子三下乡数字生态社会实践活动。
▲图为在平潭县苏平片区管理局与大小恋联合委员会成员合影
实践队于7月21日抵达平潭县并于次日前往苏平片区管理局参加欢迎仪式。苏平片区管理局大小恋联合委员会郑副书记在欢迎仪式上对三明学院师生团队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详细介绍了当地发展现状与特色产业,探讨“海洋负离子+中草药”创新康养模式的可行性,重点强调实践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并鼓励学子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为苏平片区发展建言献策。
▲图为苏平片区管理局开会照片
7月23日,实践队员们带着平潭的孩子们爬山,边走边认识本地的植物,并到山顶体验洗衣井,教孩子们学会如何打井水。
▲图为教孩子们用桶打井水照片
随后,实践队队员们带领孩子们到达两岸生态旅游研究基地,由黄志晖老师进行专业的中草药植物介绍,黄志晖老师从白色方形泡沫箱中取出紫苏叶、黄芪、车前草、马齿苋、月桃叶、川七等中草药植株,耐心地向孩子们讲解其特性与药用价值:“这是月桃叶,有抗炎的作用,也是当地人用来制作美食“时来运转”的材料之一;这是车前草,具有清热利尿通淋、祛痰、凉血解毒的功效;川七能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眼神中充满好奇。
▲图为黄志晖老师向孩子们讲解中草药照片
讲解结束后,实践队成员们带着孩子们来到室外,开展大练岛旅游环境空气调研及土壤检测,并现场指导孩子们亲手种植中草药,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中草药的魅力,活动受到了平潭广播电视台的采访。
▲图为帮助孩子们种植中草药照片
7月24日,实践队员们到平潭多处沙滩寻找古老生物鲎的踪迹,希望能找到古老生物“鲎”的踪迹。平潭海域自古便是“海洋活化石”鲎的家园,近些年受填海造地、污染与过度捕捞影响,中国鲎种群数量近30年下降超90%,2021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实践队深入大练岛及周边海域开展“寻找鲎”行动,踏着滩涂、记录潮汐,成功发现鲎产卵踪迹并详细记录其活动轨迹,并通过走访调查收集“鲎公鲎母”祭海仪式的口述史料,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一古老海洋文化建档,形成《大练岛海洋文化保育寻找鲎》成果,为鲎保育与海洋文化传承留下可推广的范本。
▲图为寻找古老生物“鲎”的踪迹照片
此次平潭之行,从认识本土中草药到实践种植体验,从寻找鲎踪迹到数字化记录祭海仪式,队员们不仅为当地生态保护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更通过两岸学子的携手合作,彰显了共同守护海洋生态的文化共识。未来,实践队将持续跟进调研成果转化,推动数字技术在生态保护中的创新应用,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青春力量,让古老的海洋文明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橙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