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和儿童全面发展,2025年7月13日至17日,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小蜜蜂”社会实践服务队走进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安居镇红岩嘴村、高坎河村与山青村,开展青春期健康科普暑期“三下乡”活动。服务队创新设计“自我隐私保护”“青春期预备”“青春期发育”系列课程,为当地留守儿童及家长送去针对性的青春期健康教育,以专业行动补全乡村性教育短板,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图为“小蜜蜂”社会实践服务队与红岩嘴村居民和孩子们的合照
活动中,服务队结合乡村儿童生活实际,通过多样化形式传递成长知识。在“身体红绿灯”游戏中,以交通信号灯为类比,红黄绿三色成了最生动的教材:红色标注隐私部位不可触碰,黄色提示需警惕的接触区域,绿色明确安全互动范围,帮助孩子们快速建立身体界限认知。
▲图为“小蜜蜂”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与孩子们进行“身体红绿灯”游戏
团队成员们还教学“安全警报”手势舞,将安全技能融入肢体动作,配上朗朗上口的歌词:“坏坏的眼睛看身体——不行不行眼睛警报!”孩子们跟着音乐拍手、变换手势,在律动中轻松记住应对危险的关键步骤,让安全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图为“小蜜蜂”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教学“安全警报”手势舞
此外,针对青春期发育话题,队员们设置“身体突然长高”“皮肤长痘痘”等生活化场景,将抽象的生理知识转化为趣味互动,用通俗讲解打破认知误区,引导孩子们在情景体验中从容接纳成长。活动后,队员们为孩子们送上原创设计的《蜂心解码行动手册》,手册不仅介绍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及应对方法,更像一位贴心的成长伙伴,陪伴孩子们顺利度过青春期。
▲图为“小蜜蜂”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为孩子们发放《蜂心解码行动手册》
“孩子父母在外务工,我们老两口实在不知道咋教这些知识,太感谢这些娃娃带来的帮助了!”高坎河村村民王奶奶的话道出了当地家长的心声。此次活动切实回应了乡村留守儿童在自护教育方面的需求,以专业且生动的方式填补了认知空白,得到当地村民广泛认可。
▲图为“小蜜蜂”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与高坎河村居民和孩子们的合照
据了解,在此次“三下乡”活动中,重庆医科大学儿科学院“小蜜蜂”社会实践服务队深入三个村落开展活动,累计覆盖人数100余人。下一步,服务队将继续带着专业知识走进更多乡村地区,持续开展儿童自护科普活动,以青春力量守护儿童成长,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让健康阳光照亮每个孩子的成长之路。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馨婷、何文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馨婷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