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精神,2025年7月23日,由安徽工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牵头,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生与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学生共同组成的“逆水扬帆”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庆市潜山市逆水村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此次调研以“探寻博士村教育密码,赋能乡村文旅振兴”为主题,围绕乡村教育发展、博士馆筹建、特色产业与文旅融合路径开展实地调研与交流学习。

探访“博士村”:感知教育振兴的底色

逆水村常住人口仅3300余人,却孕育出29名博士、73名硕士、300余名本科生,因其深厚的教育氛围,被誉为“博士村”。在村委会,团队师生与村干部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村庄尊师重教的传统和教育扶持政策。逆水村总支书记储著严介绍:“每逢重要活动,教师永远坐前排;‘不比吃穿比读书’已是村风。”此外,众多乡贤持续回馈家乡,捐款支持校园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团队与逆水村总支书记储著严一起座谈

师生们实地走访潜山市逆水中心小学和潜山市逆水初级中学,参观教学设施,采访一线教师,感受教育发展的温度与力量。学校硬件条件显著改善,现代化教学楼、多媒体教室已全面启用,但也面临青年教师流动性大、设备老化等现实问题。在逆水中心小学,一位执教三十余载的储咏松主任动情地分享:“我们这里不少是留守儿童,老师们既是老师,也是他们的‘亲人’。孩子们读书特别用心,班里的学习氛围很浓,我们也尽量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而在逆水初级中学,副校长储中霖则从“五育并举”的角度介绍了学校的育人理念:“我们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也注重他们的全面发展。学校足球队曾在全市比赛中荣获第一名,这样的成绩,是孩子们拼搏精神的最好体现。”中学语文教师储著齐也分享了他的教学点滴:”有的孩子基础差,但特别想学。我常常利用晚自习和课后时间,给他们‘开小灶’,一对一辅导,哪怕是多讲一句,也希望他们能跟上来,读得懂、写得出,找回自信。”

为更深入了解教育成效对村庄发展的影响,团队还走访了多位村民与返乡博士代表。 村民汪月平感慨地说:“我们这里不比谁家有钱,只看谁家孩子书读得好。谁要是念出了名堂,人人都会高看一眼、打心眼里尊重。”返乡博士储雅静则分享了她的初心:“村里是我走出去的起点,现在想回来为家乡做点事,比如参与博士馆的筹建、为孩子们做职业讲座,帮他们拓宽眼界、点亮梦想。”聚焦博士馆:打造乡村精神文化高地作为村庄精神地标的重要项目,逆水村博士馆正在积极筹建中。逆水村操隆宙总支副书记介绍到,该馆计划于2025年底前建成,届时将全面展示村内优秀人才的成长经历与奋斗故事,弘扬“知识改变命运”的价值理念。展馆将设立“博士榜样墙”“育人历程展区”等模块,旨在激发青少年学习热情,增强村民文化自信。调研中,团队成员提出建议:结合数字化手段建设“智慧展馆”,通过多媒体互动提升观展体验;同时可依托高校资源开展主题讲座、亲子研学、科普教育等活动,延伸博士馆的教育辐射功能,助力其成为连接乡村与城市的文化桥梁。▲团队成员在博士馆励志许愿墙上留言

探索融合之路:“教育+文旅+产业”激活乡村新动能

调研过程中,团队也注意到“博士村”在教育品牌背后所蕴含的多元发展潜力。村庄依山而建,生态环境优美,拥有深厚的文化与产业资源。近年来,已有多批学生团队前来研学访问,村干部亦在积极谋划“教育+文旅”的融合发展路径。团队重点参观了当地非遗特色产业——安徽潜山县汉皮纸厂。这项传统工艺已有上百年历史,仍保留原始手工制作技法,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文创转化潜力。逆水村第一书记陈更胜介绍,目前产品主要用于引线纱纸、文化用纸,未来希望与高校在产品设计、品牌推广方面深化合作。团队成员现场参观了造纸机器和厂房,并就“汉皮纸+博士文化”文创衍生方向提出初步设想。▲陈更胜书记向团队介绍汉皮纸厂

此外,团队通过实地访谈与专题座谈,梳理出村庄在文旅转化中面临的若干短板:如接待能力不足、缺少系统化研学课程、宣传方式单一等。对此,队员们从文旅策划角度出发,提出构建“博士文化研学一日游”线路、开发教育主题文创产品、设置“汉皮纸+研学”体验环节等建议,努力将教育资源、文化遗产与乡村产业有效整合,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

以调研之笔书写实践答卷▲团队成员和逆水村村干部在村委会前合影

“这不仅是一次调研,更是一次跨年龄、跨区域、跨学校的协同探索。”带队老师操雅琴说道。作为从这个村里走出去的博士,她始终心系故土。这次她带着学生重返家乡,就是希望引导他们将所学知识真正用到田野大地上,在亲身实践中理解什么是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智慧与力量。“让学生们看到,知识不仅能改变命运,也能改变一方土地。”她坚定地说。逆水村用教育托起希望、用人才赋能乡村的现实样本,为新时代教育振兴和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未来,实践团队将持续关注项目跟进,推动调研成果转化,为点亮更多乡村的教育之光、文旅之路、产业之梦,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 徐琼玉 权家瑶)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董晓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董晓雅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16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