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正值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十周年,河北工程技术学院网络安全宣讲团将依托学校学科特色,充分发挥高校智库优势,创新打造“网安+党建、网安+专家、网安+企业、网安+警学联盟”四位一体的特色宣讲体系,着力构建网络安全教育新格局,为提升公众网络安全意识、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河工的智慧和力量。特此,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网络安全宣讲团在石家庄公安局进行座谈交流,并前往秦皇岛青龙县进行实践。
警校研学强联动,公安座谈拓视野
7 月 10 日,宣讲团代表赴石家庄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中心开展交流座谈。活动中,成员观看了网络诈骗与黑客攻击防范主题宣传片,对网络安全形势的复杂性有了立体认知。双方围绕校园网络安全体系建设、舆情谣言响应机制等议题深入探讨,公安专家结合重大案件拆解新型诈骗套路与舆情规律,宣讲团分享高校理论研究成果,最终在资源共享、案例互通方面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此次活动搭建了高校与公安系统的协作桥梁,明确了 “理论联系实战” 的发展方向,为完善 “警学联盟” 机制奠定基础。
图 1石家庄公安座谈学习
入户宣讲传知识,网安意识入民心
7 月 11 日,宣讲团走进秦皇岛市青龙县农户家中,针对农村群众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的特点开展入户普及。成员采用分组 “拉家常” 的方式,用方言和身边案例讲解 “冒充公检法”“网络兼职刷单” 等诈骗形式,总结 “三个不” 原则等实用技巧。面对村民提出的 “社保卡异常短信”“弹窗广告是否点击” 等问题,成员耐心解答并手把手教学手机安全设置。此次活动填补了农村网络安全科普空白,以 “接地气” 的方式让安全知识走进田间地头,是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
图 2入户深入宣讲
广场调研听民声,精准宣教明方向
7 月 12 日,宣讲团在秦皇岛市青龙县广场开展集中宣传,设置宣传展示区、咨询服务区、互动体验区三大板块。展示区 10 块展板还原 12 类典型案例,详细拆解 “低息无抵押贷款” 等骗局全流程;宣传手册整合《网络安全法》条款与实用技巧;咨询区针对不同群体精准解答,如为老年人解读中奖诈骗、为商户讲解移动支付安全。活动通过 “精准化、场景化、互动化” 模式,打通网络安全知识普及 “最后一公里”。
图 3广场基层调研
集市开讲释疑惑,师生合力筑防线
7 月 13 日,宣讲团走进秦皇岛市青龙县朱杖子乡集市,结合农村集市人员密集的特点设计 “案例讲解 + 现场演示 + 互动问答” 流程。成员用当地方言讲述周边村镇真实案例,如点击 “领红包” 链接被盗刷、轻信 “网络贷款” 被骗手续费等,现场演示识别恶意链接的 “一看号码、二查域名、三不轻点” 技巧,建议安装官方杀毒软件、定期更新系统。活动获得群众一致好评,不仅提升了乡村居民安全意识,更积累了适合农村地区的宣传经验,为后续活动奠定基础。
图 4集市解疑答惑
社区宣讲接地气,筑牢群众安全网
7 月 14 日,宣讲团在秦皇岛市青龙县花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科普活动,创新融合现场讲解与预制视频形式。成员解析 “三不一多” 原则等知识,单慧枝老师的预制视频专题讲解 “老年人防范保健品网络诈骗”,传授 “三步防护法”。互动环节中,针对 “社保信息更新短信是否可信” 等问题,成员现场演示官方渠道核实步骤,将抽象原则转化为具体行动。活动为居民准备了包含安全手册、定制礼品的伴手礼,有效填补社区网络安全科普空白,探索出高校服务社会的有效路径。
图 5社区宣讲网络安全知识
街道警学深协作,共护辖区网安序
7 月 15 日,宣讲团联合秦皇岛市青龙县警察在街道开展宣讲,整合高校理论与警方实战优势形成协同效应。宣讲团成员解读《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相关条款,讲解钓鱼网站构造、恶意软件传播路径及实用技巧;当地警察结合办案经历,分享 “冒充公检法” 骗款、收银系统被植入病毒等本地案例,揭示骗子 “心理操控术” 与 “技术障眼法”。此次活动提升了居民防范能力,夯实了 “警学联盟” 合作基础,为基层网络安全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持。
图 6街道警察交流实践
党建引领聚合力,燕大交流固网安
宣讲团团长赵冬梅、副团长樊风彩带队赴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交流。双方围绕网络空间安全专业时代价值、社会实践对人才培养的意义展开探讨,一致认为专业发展需紧扣国家战略,社会实践是检验专业
价值的关键载体。宣讲团介绍了 “四位一体” 特色模式,即以 “网安 + 党建” 引领政策解读、“网安 + 专家” 提升内容专业性、“网安 + 企业” 开发案例库、“网安 + 警学联盟” 贴近现实;燕山大学分享 “课程实践模块化” 经验。此次交流搭建了校际联动平台,为优化育人体系、培养高素质网络安全人才注入新动能。
图 7燕大交流实践
通过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宣讲团践行 “四位一体” 体系,实现了专业资源与基层需求的精准对接,既提升了公众网络安全素养,也探索出高校服务社会的长效路径。未来,团队将持续深化合作、创新形式,为构建全民参与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贡献更多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齐家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齐家仪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