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丰富社区儿童暑期文化生活,培养青少年科学素养与探索精神,7月5日,宁波工程学院青马伴飞实践团志愿者走进浙江省宁波市月湖街道迎凤社区,开展了一场以“趣味化学”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通过三个精心设计的互动实验,志愿者们将抽象的化学原理转化为生动可感的直观体验,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科学魅力,在心中播下热爱科学的种子。

活动伊始,实践团志愿者们便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实验准备中,透明的玻璃杯、色彩鲜亮的色素、晶莹的食用油、小巧的泡腾片与维生素C片整齐排列,瞬间吸引了在场小朋友的注意力。“大家知道火山是怎么喷发的吗?”随着志愿者的提问,“模拟火山喷发”实验率先开启。志愿者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在玻璃杯中注入纯净水,滴入的彩色色素如同沉睡的岩浆蛰伏在杯底,覆盖其上的食用油形成了天然的“岩层”界限。当泡腾片投入杯中,迅速与水反应产生的大量气泡裹挟着彩色“岩浆”冲破“岩层”,在杯中上演了一场微型“火山喷发”。孩子们屏息凝视,在惊叹中理解了气体膨胀与密度差异的科学原理,现场不时响起欢呼与掌声。

图为团队成员马梓鸣展示“模拟火山喷发”实验步骤。吴与冯供图

“接下来,我们要变身小小特工,来解密一封‘隐形密信’啦!”志愿者的话语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在“维C密信”实验环节,志愿者指导小朋友们将研磨成粉的维生素C配制成溶液,用棉签蘸取后在白纸上书写祝福或绘制图案。起初,卡纸上的痕迹几不可见,当碘酒喷雾均匀喷洒在纸上,原本空白的纸面逐渐浮现出清晰的字迹与图案——维生素C的还原性与碘酒的氧化性发生奇妙反应,让“密信”成功显形。孩子们兴奋地举起自己的作品互相展示,在趣味互动中悄然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知识。

图为团队成员秦雪轩展示“维C密信”实验现场。杨小薇供图

压轴的“彩虹雨”实验更是让现场氛围达到高潮。志愿者将混有色素的食用油缓缓倒入清水中,原本凝聚的彩色油滴逐渐散开,如同一场绚丽的“彩虹雨”在水中缓缓坠落,红、黄、蓝、绿的色彩在透明杯中交织,形成梦幻般的景象。“这是因为油和水的密度不同,色素会慢慢溶解到水里哦!”志愿者的讲解让孩子们恍然大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对物质密度与溶解现象有了直观认知。

图为“彩虹雨”实验现象。李树艳供图

活动全程,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提问,志愿者们则耐心引导、细致解答,手把手协助完成实验步骤。从好奇观察到动手尝试,从懵懂疑惑到豁然开朗,孩子们的眼中始终闪烁着求知的光芒。

图为小朋友们展示实验成果。吴与冯供图

迎凤社区负责人表示,此次宁波工程学院青马伴飞实践团带来的趣味化学实验活动,为社区儿童搭建了一个近距离接触化学知识的实践平台。孩子们在亲手参与实验的过程中,不仅直观感受到了科学现象的奇妙,更在互动体验中拓宽了对化学领域的认知。(通讯员 马梓鸣)

图为宁波工程学院青马伴飞实践团与小朋友们合照。李树艳 供图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马梓鸣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马梓鸣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92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