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进一步深化青年学生对基层发展的认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7月15日至17日,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轴承未来,龙驹筑梦”社会实践团怀揣着热忱与担当,踏上了重庆市万州区龙驹镇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开展了一系列涵盖安全教育、红色传承、街区调研及科普启蒙等核心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

环境整治焕新颜,红色宣讲润人心

7月15日上午,实践团成员们手持清洁工具,活跃在龙驹镇的公共区域。他们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清扫主干道上的落叶和杂物,有的则仔细捡拾公园内隐藏在草丛中的烟头、塑料瓶等垃圾。一位参与清扫的成员表示:“虽然有点累,但看到街道变得干净整洁,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经过一上午劳作,龙驹镇主干道宽敞洁净,公园清爽整洁,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下午,实践团邀请了当地老党员熊健开展红色宣讲活动。他结合自身经历,讲述了艰苦岁月中先辈们的坚守与奉献,以及新时代龙驹镇发展背后的奋斗历程。现场一位实践团成员感慨道:“听了您的讲述,我仿佛看到了先辈们为了国家和人民不懈奋斗的身影,龙驹镇因有他们而骄傲!”活动结束后,龙驹镇团委工作人员郎卯峰也表示:“这次红色宣讲活动很有意义,让年轻一代了解了龙驹镇的历史和红色文化,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希望以后也能有更多这样的活动。”

实践团成员参观红色纪念馆

安全科普护成长,关爱老幼传温情

7月16日上午,实践团在龙驹镇社区服务中心为共11位留守儿童开展了防溺水安全教育与机械知识科普活动。在防溺水安全教育课堂上,实践团成员通过图文并茂的PPT、典型案例视频以及情景剧等形式,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了溺水的危险和自救互救技巧。参与活动的小朋友王同学说:“这个课太有趣了,我学到了好多防溺水的知识,以后去河边玩一定会小心。”随后开启的机械知识科普课堂同样吸引了众多孩子。实践团成员结合专业所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动力小车原理,通过简易实验演示3D打印技术。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原来科技这么神奇,我以后也想学这方面的知识。”

实践团成员表演防溺水情景剧

同日下午,实践团开展了“暖心陪伴进社区,情系老幼共前行”专项活动。在养老院里,成员们主动为老人打扫房间、整理被褥,陪老人聊天、下象棋、做游戏。养老院的李奶奶拉着成员的手说:“你们能来陪我们,我们心里可暖和了,就像自己的孙子孙女一样亲。”面对社区里的留守儿童,实践团成员化身“临时家长”,与他们一起读绘本、做手工、玩游戏。孩子们都开心地说:“和哥哥姐姐们一起玩,我特别开心,希望你们以后还能来。”社区工作人员刘女士也表示:“实践团的到来,给养老院的老人和社区的留守儿童带来了很多欢乐和温暖,他们的付出大家都看在眼里,真的很感谢他们。”

实践团成员陪老人聊天

民意调研集众智,助力乡村谋发展

7月17日上午,实践团在龙驹镇社区开展了调研活动。成员们分成小组,通过问卷与访谈的方式,与当地居民亲切交流,详细了解当地芦花鸡、花椒、食用菌等特色产业的发展以及非遗文化传承情况。一位养殖芦花鸡的农户向实践团成员介绍:“咱这儿的芦花鸡特别出名,它们在山上吃中草药、喝山泉水,还住‘小别墅’呢,肉质鲜美,很受市场欢迎。” 从居民的言语中,成员们真切感受到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独特魅力。

实践团成员在街区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成员们认真倾听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记录下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接下来,实践团将结合居民实际诉求,梳理汇总调研信息,为当地特色产业升级和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建议,助力龙驹镇在共建共享中夯实幸福根基。

此次“三下乡”活动,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轴承未来,龙驹筑梦”社会实践团深入基层,用实际行动践行了青春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在龙驹镇的各个角落留下了忙碌而充实的身影,为当地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未来,实践团成员们也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继续在青春的道路上砥砺前行。(通讯员:杨永芳)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永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永芳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87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