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艺绘文井・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崇州市文井江镇,以专业赋能乡村发展,通过非遗活化、艺术创作、多维宣传、艺术教育等多元形式,探索高校与乡村协同发展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此次实践完成了 “熊猫桥” 彩绘、非遗产品设计、旅游宣传片制作等任务,开启校地融合的生动范本。

非遗活化:文旅融合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7月4日实践队抵达文井江镇后,受到镇政府热情接待并围绕旅游景区宣传和地方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开展专题座谈。随后,成员们深入智慧山庄枇杷茶基地,学习古法采茶技艺,亲手参与采茶过程,为后续文创产品设计奠定基础。

团队师生通过实地调研与传承人交流后经过会商提出 “非遗 + 体验 + 传播” 创新模式,通过特色农产品包装设计、设计商标logo提升产品吸引力,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吸引力。 团队指导教师表示,“非遗不仅是历史记忆,更是乡村振兴的活资源。”未来将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推动文化价值转化。

艺术创作:墙绘艺术重塑乡村文化自信

7月5日,实践队在文井江镇中心桥梁启动“熊猫桥”彩绘工程。师生们冒雨奋战五日,完成88只形态各异的大熊猫墙绘,将四川熊猫文化与当地茶山、村落、竹笋等元素巧妙融合。桥身两侧以“桥里故事桥外景”为主题的画作,更以立体画卷形式串联起文井江镇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风情,使原本普通的桥梁成为新晋网红打卡点。

“过桥成了看风景!”当地居民的感叹,印证了艺术创作对日常生活的浸润。实践队期待“熊猫桥”未来可以定位为“生态旅游新名片”,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更能通过文化符号重塑了乡村发展自信。此次实践的核心亮点,正在于以艺术语言激活乡村美学基因,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

多维宣传:设计赋能乡村品牌升级

为提升文井江镇旅游知名度并赋能地方产业,团队同步推进宣传视频制作与特色产品品牌设计。在宣传层面,团队通过无人机航拍、村民访谈等形式完成旅游宣传片脚本创作,多角度呈现当地山水生态与人文风情;针对枇杷茶和牛尾笋等特产,团队提出包装升级方案——将非遗元素转化为可视化设计符号,并结合文化故事提升产品附加值。团队指导老师表示:“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基础,更需要文化赋能。”未来将通过专业设计实现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重提升。

艺术教育:童心画笔播撒文化自信种子

7月9日,团队在万家社区开设“艺术赋能乡村”主题课堂,带领孩子们用五彩水彩勾勒家园景致,以软萌粘土捏塑乡土特产的可爱造型。孩子们将日常所见转化为充满童趣的艺术表达——斑驳的老墙在画笔下绽放新颜,饱满的竹笋在指尖变成憨态可掬的摆件。一位村民驻足感慨:“经他们的小手这么一变,老村子好像都跟着亮堂起来了!” 团队计划将这些作品转化为特色文创产品,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内涵。此次活动延续了乡村美育的实践理念,通过艺术启蒙让青少年感受家乡之美、认同本土文化,更为非遗传承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此次 “三下乡” 实践不仅是一次专业能力的淬炼,更是一堂生动的 “大思政课”。高校智慧与乡村需求的深度融合,正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成都银杏酒店管理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将以此为起点,持续探索艺术赋能乡村的创新路径,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上绽放绚丽之花。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朝 龚浩宇 庞怡乐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庞怡乐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88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三下乡
202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