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5日讯(通讯员 肖博玲 陈嘉琪 陈梓扬 ) 为深化新时代青年思想政治引领,赓续红色血脉,赋能文化传承,长沙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于7月2日至9日赴长沙县开慧镇,开展为期一周的"红色开慧·数字传承"主题综合实践活动。本次实践以开慧镇红色资源数字化传播与创新实践为主题,通过实地调研全面考察当地红色资源现状,并运用科技手段与创意理念赋能红色文化传承发展。
深植红色沃土,筑牢理想信念根基
实践团队深入杨开慧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现场研学。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师生通过系统化史料陈列与专业讲解,全面学习杨开慧烈士的革命事迹,深刻体悟其"牺牲我小,成功我大"的崇高精神与坚定信仰。沉浸式历史场景体验将党史知识具象化、情感化,有效强化了师生党性修养与历史使命感,夯实了理想信念基础。
图为实践队在开慧纪念馆合影
深入基层调研,精准把握发展需求
实践团队秉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围绕"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旅融合"、"红色资源助力乡村振兴路径"等核心议题,通过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收集一手数据与社情民意。调研表明,开慧镇红色文旅面临着传播形式传统、文化吸引力不足、产品开发不充分等挑战。当前工作重点在于深化文旅科技融合,打造特色鲜明的红色革命女性文化品牌,开发周边附属产品,提升区域文旅竞争力。
图为与游客进行访谈调研
数字技术赋能,助推红色文化传播
实践团队积极利用新媒体平台,创新制作系列宣传视频,围绕“一封未寄出的家书”为主题拍摄红色故事微电影;结合“我在开慧有丘田”农事体验拍摄Vlog,融合红色精神与农耕文化,以民众喜闻乐见的影像叙事方式,推动红色历史从"被动灌输"向"主动传播"转变,切实增强红色文化的亲和力与传播效能。
图为新媒体视频拍摄
创意设计驱动,打造红色文创产品
实践团队深度挖掘开慧镇红色基因与地域文化特色,精心研发"红色开慧"主题系列文创产品。产品在注重实用功能的同时,有机融合烈士形象、故居建筑等视觉符号,兼具使用价值与思想教育价值、艺术审美价值。
图为文创产品设计图初稿
本次实践中,实践队员深入调研了开慧镇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情况,也了解了当地运用新媒体技术助力红色文化传承传播的创新举措。通过本次活动,实践队员们进一步坚定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的理想信念,锻炼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贡献挺膺担当的青春力量。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肖博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博玲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