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宗轩泽)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信息工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农韵助桥团”,在指导老师付向艳院长和王莉老师的带领下,于7月中旬前往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花里村,开展以“青春助农”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将关切的目光投向当地特色农产品的发展与推广,积极为乡村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图为农韵助桥团抵达安康市
图为农韵助桥团抵达花里村
团队抵达后,立即深入农户家中和田间地头,与村民交谈。在真诚的对话中,乡亲们道出了心声:优质的魔芋、腊肉、香菇、木耳、活米等特色农产品虽名声渐起,但受限于市场信息不畅、销售渠道单一及品牌影响力不足,常面临“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特别是作为“魔芋之乡”的岚皋,如何让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走得更远,成为村民最迫切的期待。
图为团队抵达农产品销售市场进行考察
带着收集到的信息,团队来到岚皋特色农产品市场进行考察。在市场工作人员细致讲解下,团队学生们系统了解了当地核心农产品的独特价值:魔芋的深加工链条、遵循古法熏制的农家腊肉、山林滋养的椴木香菇与木耳,以及富含微量元素的高山活米。同学们认真记录产品特点、生长环境与生产标准,为后续宣传积累扎实素材,深切感受到每一份山珍背后蕴含的自然禀赋与农人匠心。
图为团队探访基地,溯源地道风物
图为当地茶叶商品的展示图为当地特色农产品
图为团队探访基地,溯源地道风物
如何助力“养在深闺”的优质农产品走出去?团队迅速行动,将农产品展销中心变身为临时拍摄现场。团队精心设计脚本,聚焦魔芋食品的多样健康吃法、腊肉诱人的色泽与醇厚口感、菌菇的生态生长环境,活米的营养价值等。镜头前,学生们化身推荐官,用年轻化的语言和真实的体验,讲述岚皋农品故事。一组组展现产品特质与制作工艺的短视频素材被用心记录,旨在通过新媒体平台拓宽销路。
图为团队农作物代言
图为团队体验畅谈,推广特色农务
之后,团队登上岚皋县花里村的生态茶园。在茶农的指导下,学生们俯身学习富硒茶的辨识与采摘技巧,指尖轻捻间感受芽叶的鲜嫩。他们了解到岚皋茶因独特的富硒土壤而蕴含健康价值,也体会到“一芽一叶”采摘的辛劳与讲究。同时团队不忘用镜头捕捉茶山云雾缭绕的生态美景与茶农专注劳作的画面,记录并传播出当地农产品。
图为团队成员帮助采集茶叶
图为团队成员帮助采集茶叶
图为团队成员帮助采集茶叶
图为团队成员帮助采集茶叶
图为团队茶山躬行,品味富硒芬芳
农韵助桥团以脚步丈量乡土,用真诚对话农户,借镜头传播山珍。五名学生与两位老师,在巴山腹地的岚皋,不仅深化了对乡村产业振兴复杂性与必要性的认知,更以青年智慧与实际行动,为推广丰饶物产贡献了切实力量。归途满载思考,青春助农的信念,在泥土的芬芳与乡亲的期许中愈发坚定。
图为农韵助桥团成员在当地农产业示范点合影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宗轩泽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宗轩泽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