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流转千年韵,窑火映照青春志。为深入探寻瓯越大地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实际行动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时代号召,2025年7月1日至12日,温州商学院"暑期实践小队"在温州商学院李思雨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一场聚焦瓯窑文化的深度实践之旅。此次活动的顺利开展,特别得益于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胡一皓老师的鼎力支持与资源协调。小队先后探访了瓯窑传承的核心现场——永嘉瓯窑小镇东嘉窑以及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沉浸式学习瓯窑历史、零距离观摩精湛技艺、深度对话两代传承人,在实践中感悟文化根脉,激发青春担当。

▲图为实践小组开会商讨事宜

寻根东嘉窑:聆听历史,感受传承

在永嘉瓯窑小镇的东嘉窑,实践小队受到了主理人、永嘉瓯窑非遗传承人陈高阳老师的热情接待。陈老师如数家珍般为队员们梳理了瓯窑跨越千年的辉煌历程,从古瓯人"击土鼓而祭"的陶器起源,到汉晋时期的成熟青瓷,唐宋时期的鼎盛繁荣,直至近代的式微与现代的匠心复兴。他着重阐释了瓯窑胎骨细腻、釉色清雅、装饰简练大气的独特艺术风格及其承载的深厚瓯越文化基因。

最直观的震撼来自于制作工坊的现场。令人惊喜的是,为队员们进行制作演示的是一位就读于大学二年级的00后青年学徒。这位年轻的传承者全神贯注地操作着辘轳,手指精准地控制着泥坯的形态变化,展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符的娴熟技艺。在后续的修坯、刻花、施釉等环节中,他对力道的精准把控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瓯窑技艺的精妙所在。东嘉窑现代化的制作间,则向队员们展示了传统核心技艺如何与当代设计理念、生产流程和谐共生,古老瓯窑正焕发着符合时代脉搏的新生机。

校园传承:探访瓯窑文化教育基地

实践的第二站来到了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在胡一皓老师的专业讲解下,队员们参观了学院精心打造的瓯窑专题博物馆。这个小型博物馆系统展示了温州地区从最早的原始陶器到当代精美瓯窑作品的发展历程,通过实物展陈和图文说明,清晰呈现了瓯窑技艺的演变轨迹和艺术特色。

▲图为东方职业技术学院的瓯窑博物馆

博物馆内陈列着各个时期的代表性瓯窑器物,从古朴的原始陶器到釉色莹润的青瓷精品,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瓯窑技艺的传承与创新。胡一皓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不同时期瓯窑的特点,帮助队员们建立起对瓯窑发展脉络的完整认知。更令队员们印象深刻的是校园里处处可见的瓯窑文化元素,教学楼走廊上的主题展板、实训室里的专业设备,无不彰显着学院在瓯窑文化传承教育方面的用心与投入。

▲图为胡一皓老师在为我们讲解

触动:青春接力的文化使命

此行最具冲击力的体验,莫过于亲眼见证00后青年传承人的精湛技艺。这位年轻的学徒在演示过程中展现出的专注与娴熟,完全颠覆了队员们对非遗传承人的刻板印象。看到同龄人能够如此沉下心来研习这门古老技艺,队员们既感钦佩又深受鼓舞。

▲年轻的非遗传承人正在制作

这位00后青年传承人的存在,如同最耀眼的窑变之光。他生动地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绝非暮气沉沉的事业,而是充满活力的青春接力。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人:守护千年窑火,青年一代正在路上,并且有能力肩负起这份沉甸甸的文化使命。

记录与展望:传播文化薪火

实践小队全程记录了这一文化寻根之旅的珍贵瞬间:传承人指尖流淌的技艺、泥土在旋转中幻化的形态、釉料在高温下涅槃的瑰丽、现代化工坊的严谨、校园博物馆的积淀,以及队员们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与心灵震撼。

▲现代化“窑”

带着满满的收获与炽热的使命感,小队已着手进行初步的文化传播工作:将核心实践内容剪辑成主题短视频,撰写本篇实践新闻推送,鼓励队员们通过个人社交媒体分享实践点滴,让更多人了解瓯窑文化的独特魅力。

青春力量守护文化根脉

四天的瓯窑实践,是一次跨越千年的文化对话,更是一次涤荡心灵的文化自信之旅。队员们不仅系统学习了瓯窑的历史脉络与艺术特色,更被两代传承人身上闪耀的精神深深震撼:陈高阳老师代表的是深厚的学识积淀与匠心坚守;那位00后青年学徒代表的则是文化传承生生不息的青春活力。

▲在东方职业技术学院开会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根基在于守护像瓯窑这样承载着民族智慧的文化根脉。温州商学院"暑期实践小队"此次瓯窑之行,正是在李思雨老师的指导下,以知促行、以行求知,自觉肩负文化传承使命的生动实践。这不仅仅是一次暑期实践,更是一份铿锵有力的青春宣言:温商学子将积极投身守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伟大事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壮阔征程中,以青春之我,贡献青春之力,让千年瓯窑之火,薪传不息,照亮未来!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可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可豪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2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