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鸣萦绕百年碉楼,青春足迹唤醒沉睡古村。近日,广州华商职业学院“匠心筑梦”突击队再次走进广州增城瓜岭村,依托精心设计的“瓜岭寻踪”小程序和线下打卡集章活动,开展了一场“文化解码+设计赋能+线下实践”的文旅融合创新行动,为古村注入青春活力。

▲图为突击队成员与完成集章打卡任务的青少年合影

文化解码:设计10把“钥匙”,开启古村记忆​​

为深入挖掘瓜岭古村文化基因,“匠心筑梦”突击队自7月项目启动以来,已展开深度调研十余次,最终精心遴选出10个承载厚重历史的瓜岭古村文化打卡点:从增城区少先队员实践基地(游客中心)、市级文保宁远楼、古朴的祠堂街巷,到特色民宿、古桥、艺术馆、大榕树、大门楼、姻缘树、兆丰阁。

打卡路线方案确定后,突击队全体师生开始进行设计与创作,旨在以设计思维重塑10个打卡点。通过深入研讨、反复推敲,确定为增城区少先队员实践基地打卡点特别设计青春活力的男女款IP形象印章,其余9个打卡点则通过凝练建筑特征的抽象IP形象展现独特风貌。每一枚印章,都如同一把精巧的“钥匙”,旨在开启游客心中的瓜岭记忆。

▲图为突击队师生在瓜岭古村进行深度走访与调研

文创赋能:集章兑换好礼,把“瓜岭”带回家​​

为激发游客探索热情,团队精心配套设计制作了承载瓜岭古韵的文创礼品。包括为区少先队员实践基地设计的4款主题徽章、4个胸牌,展现瓜岭建筑之美的2款建筑徽章,以及瓜岭古村标志性建筑手绘明信片系列。游客在打卡点收集印章的同时,集满5枚即可兑换这些原创设计的文创精品,让“瓜岭记忆”成为可带走的温暖纪念。

▲图为突击队为瓜岭古村集章打卡活动设计的部分文创产品

线下实践:青春导览员引领“寻踪”之旅​​

7月18日,方案正式落地。突击队员们化身热情专业的“导览员”,活跃在古村的麻石巷道、祠堂街巷、绿荫古桥间。游客手持团队设计的定制集章册,在队员引导下穿梭于各个打卡点。每到一处,不仅能欣赏古建风貌、聆听队员讲解的历史故事,更能亲手盖上那枚独一无二的设计印章。“这不仅是在收集图案,更像是在和历史对话,特别有意思!”一位参与活动的游客表示。集章、听讲、兑换礼品的过程,成为一次充满温度与互动的沉浸式文化体验。

▲图为活动当天突击队设计的实物印章及部分文创礼品

▲图为活动当天部分瓜岭古村游客参与集章打卡合影留念

​​青春答卷:丈量乡野,匠心筑梦​​

连续半个月的调研、设计与火热实践,“匠心筑梦”突击队这支跨学科团队,用专业知识服务乡村文旅发展。队员们在引导讲解、组织活动中,不仅深化了对瓜岭文化的理解,更锤炼了沟通协调、项目执行和服务社会的综合能力。

“看着游客们认真盖章、开心兑换文创,听到他们对瓜岭历史的赞叹,再多的辛苦都值了。希望这次打卡集章活动能让让更多的游客了解瓜岭古村文化!”队长邓妙仪分享道。这场线下活动,是团队为瓜岭村打造“瓜岭寻踪”数字名片、推动文旅融合的一次成功预演。未来,这支充满活力的队伍将继续行走乡野,用创新思维激活传统文化,让青春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撰文 | 李孟冰、欧曼芸、邓妙仪

图片 | 金展铠、曹嘉乐、彭庭恩、杨铭楠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孟冰、欧曼芸、邓妙仪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孟冰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91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