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江安蕙)7月12日,广州商学院“潮音心连心”突击队踏入揭阳,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揭阳风筝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薛喜乐进行了一次深度交流,不仅聆听了揭阳风筝的传承故事,更亲身参与了风筝制作,在指尖的触感中体会这项传统技艺的温度。
薛喜乐出身木工、风筝世家,自幼跟随父亲薛信和研习风筝制作。在长期实践中,他将传统竹木加工与中国画美工手法相融合,形成独特风格。2017年,他凭借精湛技艺与突出贡献,荣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
图为队员们体验制作风筝
手工为魂,融绘匠心
作为揭阳风筝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薛喜乐对本地风筝的独特之处了如指掌。他介绍,自己制作的揭阳风筝坚持纯手工制作,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手工匠人的细腻心思。
“外地风筝各有特色,比如北京风筝,虽也讲究‘扎、糊、绘、放’四艺,但风格偏向宫廷风,结构精巧华贵,带着宫廷特有的精致感。”薛喜乐说道,而揭阳风筝扎根民间,手工制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湛,从竹篾的处理到图案的绘制,都透着质朴而灵动的民间气息。常见的鳐鱼风筝、棱形风筝、豆干风筝,无一不是潮汕地域文化的生动写照。
图为揭阳风筝
一日成简鸢,旬月铸精品
谈及作品制作时长,薛喜乐坦言,风筝工艺的复杂程度直接决定了耗时长短。简易风筝从绘制图案到晾晒完工一般要1天时间,而对于难度较高的龙头蜈蚣风筝,制作周期则大幅延长,“至少要十几天,甚至更久才能完成”。
他还提到,制作风筝的材料成本其实不算高,“主要是工钱贵”。薛老师傅自己一天忙碌六七个小时做一件风筝,按原先定价为200元,实际却只卖50元,再加上政府20元的补贴,收入微薄。即便如此,他仍坚持手工制作,“机器印刷的风筝虽然便宜好卖,但没了手工的温度,艺术价值就差远了。”
图为薛喜乐演示制作流程
坚守与求变
“现在传承最难的是没人愿意学。”薛喜乐坦言,揭阳风筝制作难以成为稳定的谋生手段,“我一年营业额才3000多,铺租都要1万左右,根本不够维持生计,年轻人自然不愿意把它当主业,顶多算个业余爱好。”目前,他虽已招收12名学徒,相关申请仍在推进中,但传承之路依旧布满荆棘。
尽管如此,薛喜乐并未放弃。凭着对这门手艺的热爱,加上政府政策支持,他期望在有生之年将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下去。他也在积极思索创新路径,探索部分工序机械化生产以扩大销售,让风筝从工艺品拓展到更多领域。他首创的可拆卸、可折叠、可组合的大型风筝,如56米长的龙头蜈蚣风筝,便是创新的尝试——龙头可拆卸、龙身可折叠、龙爪可收缩,便于携带运输,为传统风筝赋予了新的可能性。
图为薛喜乐制作的龙头蜈蚣风筝
图为薛喜乐演示制作技艺
此次拜访,团队成员们深切感受到薛喜乐老师傅对揭阳风筝的坚守与热爱。这位匠人用双手编织着风筝的翅膀,也用执着守护着非遗的火种。揭阳风筝的传承之路虽充满挑战,但有这样的坚守者与年轻力量的加入,传统技艺必将在时光中继续飞翔。
图为合影留念
纸鸢寄童趣,非遗入课堂:开展风筝制作第二课堂
7月13日,继前一日探访薛老师傅后,非遗调研组走进支教课堂,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以揭阳风筝为主题的特色课程。不同于传统手工制作,此次活动以风筝图案填色为载体,让孩子们在色彩的世界里触摸非遗文化,感受风筝的独特魅力。
课堂伊始,团队成员结合探访薛喜乐时的所见所闻,用生动的语言向孩子们介绍揭阳风筝的历史与特色:从纯手工制作的坚守,到融合传统竹木工艺与中国画美工的独特风格;从鳐鱼、棱形等潮汕特色风筝造型,到薛喜乐首创的可拆卸、折叠式大型风筝——这些带着温度的故事,让孩子们对眼前的风筝产生了浓厚兴趣。
图为课堂讲解
团队成员特意展示了在薛喜乐师傅指导下制作的风筝,细致讲解了从竹篾选取、骨架扎制,到纸张粘贴、图案绘制的每一个步骤——这些纯手工工序,正是揭阳风筝融合传统竹木加工技艺与中国画美工手法的核心所在。随后,孩子们领到了印有图案轮廓的风筝与彩笔,在团队成员们的指导下,开始为自己的风筝填色,用色彩感受着这项非遗技艺中图案绘制的独特魅力。
图为孩子们动手制作风筝
这一课程虽未涉及复杂的风筝制作技艺,却以孩子们易于接受的方式,将揭阳风筝的文化基因播撒进童心。正如薛老师傅心心念念的“让更多人了解风筝”,队员们以画笔为桥梁,让非遗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
图为作品展示
探访中,队员们见证了老匠人以热爱抵御生计压力的执着——纯手工制作的坚守、可拆卸风筝的创新尝试,皆是非遗在时代浪潮中求存的缩影;课堂上,孩子们用色彩对话传统的瞬间,则让这份坚守有了延续的温度。正如那只56米长的龙头蜈蚣风筝能折叠远行,揭阳风筝的传承之路或许充满挑战,但有老匠人的执着筑基,有年轻力量的创新传播,有孩童心中萌发的兴趣,这项承载潮汕地域文化的技艺,终将在时光里继续翱翔,让非遗的火种在代代相传中愈发明亮。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江安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江安蕙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