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0日讯(通讯员 江安蕙)7月12日,广州商学院“潮音心连心”突击队走进揭阳,拜访当地嵌瓷技艺传承人黄泽平。黄泽平出身嵌瓷世家,父亲黄瑞林是潮汕嵌瓷彩画省级非遗传承人,在灰塑与彩绘结合方面技艺精湛。受家庭艺术氛围熏陶,他自幼便随长辈研习技艺,不仅精通嵌瓷核心工艺,还深耕彩画、壁画、石雕上彩等领域,其作品广泛应用于本地古建筑修缮与文化展示项目,是揭阳地区推动嵌瓷技艺传承与创新的骨干力量。
析工艺特质,忆初学缘起
在与队员们的交流中,黄泽平详解了嵌瓷工艺的核心特点。他介绍,嵌瓷所用瓷片需经1300度以上高温烧制,以确保色泽稳定、质地坚硬;黏合剂采用传统贝壳灰、草纸、红糖、稻草水泥等材料,能耐受露天环境的风雨侵蚀,这正是嵌瓷作品在祠堂、庙宇等建筑上留存百年而不褪色的关键。
谈及最初学习嵌瓷的经历,他笑称“最初就玩玩而已”,后来在剪瓷片、制作花叶、小鸟、鱼等造型的过程中逐渐投入,慢慢体会到工艺的乐趣,进而坚持至今。
▲图为黄泽平向队员们介绍嵌瓷工艺
▲图为队员体验制作过程
寻新用之道,促非遗生根
传统嵌瓷多应用于祠堂、庙宇等建筑装饰,而黄泽平正探索新的应用场景。他提到,现代装修中已有火锅店等场所的设计融入嵌瓷元素,例如收银台的纹样装饰,会结合木工工艺预留尺寸进行粘贴,让传统技艺与现代空间相融合。此外,他的团队还开发了钥匙扣、冰箱贴等文创产品,将嵌瓷技艺转化为小巧精致的物件,让非遗融入日常生活。
▲图为嵌瓷的应用
▲图为嵌瓷的应用
直面传承难题,多方聚力传薪
谈及传承困境,黄泽平坦言,嵌瓷作业辛苦,从业者常需在屋顶顶烈日作业,且传统建筑修缮需求有限,导致行业需求与从业者数量均较少。为此,他一方面拓展业务范围,承接彩画、壁画等项目以维持生计;另一方面开展体验课,吸引学生群体参与——“小学生可以学习制作简单的花型,大学生则能将嵌瓷元素融入毕业设计”,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扩大技艺影响力。此外,还有国外学生专程前来学习,他也会通过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分享创作过程,让更多人有机会了解这门手艺。
▲图为小学生体验课程作品
此次探访让突击队成员深入了解了嵌瓷技艺的细节与传承现状,为后续助力非遗活化积累了实践素材。然而,非遗传承之路依旧任重道远,像嵌瓷这样的传统技艺,既要面对从业者青黄不接的现实,又要在时代变迁中寻找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如何让古老的技艺在现代社会焕发持久生机,仍需社会各界共同探索与努力。
▲图为合影留念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江安蕙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江安蕙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