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1日讯(通讯员 党星宇)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不断翻新,向青少年普及金融法律知识是减少相关案件发生的关键环节,为切实增强社区青少年对金融法律知识的认知,提升其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近日,河南工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小树苗”志愿服务团队前往周口市,通过多元化宣讲形式为当地青少年筑牢金融安全防线。

7月4日,团队成员来到周口市融辉城社区。

活动初期,团队便积极联系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沟通合作,通过党群服务中心发布通知和提供场地,将活动信息传递到每一个家庭。团队成员通过实地走访调查和线上问卷调查,经开会研讨,制定适合多年龄段的宣讲模式,确保不同年龄段青少年能有效吸收知识。

▲图为志愿服务团队与当地党委书记交谈

▲图为团队成员开会制定宣讲模式

活动现场,小树苗团队的成员们在融辉城社区的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以“金融防诈,青舟致远”为主题开展金融法律知识讲座,向融辉城青少年与家长详细解读诈骗案例,生动还原了受骗人“贪小便宜”“对自己的盲目自信”“情绪不稳定”等心理和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志愿者们还在活动区域设置“防诈知识”宣传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展板展示最新诈骗套路,并手持宣传手册进行一对一讲解,使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青少年易于理解的实用知识。

▲图为队员为青少年解析典型案例

同时,活动还设置了互动问答环节,青少年们踊跃分享遇到的“中奖短信”“免费领皮肤、骨折价出售皮肤”等诈骗经历,家长们就生活中遇到的诈骗信息,鉴别诈骗人员的方法等与志愿者进行交流,志愿者与社区工作人员耐心解答,并为参与的青少年送上零食,文具等小礼品,现场气氛热烈,进一步调动了青少年的学习积极性。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还建立了微信群,便于后续跟踪服务和持续教育,确保青少年能够长期接受金融法律知识的熏陶。

▲图为小朋友收到零食的合照

7月6日,团队成员转战周口市博物馆、科技馆与少年活动中心等青少年聚集的场所。

活动现场,身穿红色马甲的志愿者们化身 “金融安全宣传员”,采用 “移动课堂”形式,通过一对一宣传为过往青少年宣传金融法律知识。“原来免费的WiFi可能是陷阱,游戏代充还有这么多套路,骗子的手段太多了,我们也应该谨慎起来,保护并合理规划好自己的小金库”一位参与活动的小朋友说道。

▲图为队员为青少年讲解金融法律知识▲图为队员们在博物馆门前合影

此次宣传活动不仅提高了青少年对金融法律知识和防诈知识的知晓率,更增强了青少年与家长的自身保护意识。每一位成员都深知,他们所做的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宣讲,而是在塑造未来社会守护者的灵魂。团队成员也明白,这次活动只是漫长征程中的一小步。每一次的讲解、每一个互动,每一张海报,每一条标语,都是他们为社会进步贡献的一块基石。下一步,志愿服务团队将继续联合其他社区,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法律知识宣传活动,引导青少年约束自身消费行为,建立正确消费观,提高防诈意识。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党星宇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党星宇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96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