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 (通讯员 刘禧) 为探寻乡镇发展路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团队-点亮乡村服务团,奔赴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十里镇,开展涵盖产业振兴、走访调研、民生服务、基层治理等多元内容的实践活动,以青春之姿赋能乡土发展,用实际行动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产业调研启幕,对话发展脉搏
团队实地走访光山联兴油茶产业开发公司、正和菌业、十里鲜企业,通过车间观摩、负责人访谈、数据采集等方式,全面剖析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座谈会上,团队结合专业优势提出多项建议,包括开发“十里农品”数字化平台整合溯源与销售功能、共建区域农产品集散中心、对接省农科院技术资源、设立大学生实践基地等。企业代表高度评价青年建议,表示将优先推进溯源系统建设,并计划申请地理标志商标提升品牌价值。此次调研不仅为十里镇产业发展提供创新方案,更通过青年智慧赋能,探索出“科技下沉、模式创新、人才支撑”的乡村振兴新路径。实践团队将持续跟踪建议落地情况,助力“十里样本”成为可复制的示范标杆。
解锁数字生态,引领直播浪潮
团队与探路团队、福牛集团直播团队成员交流,了解直播选品逻辑、流量运营技巧,以及借助直播带动本地特色产品上行、打造地域品牌的实践。团队成员在直播时积极协助幕后运营工作,亲身感受 “直播 + 农产品” 模式为乡村产业带来的新机遇,也思考着如何用专业知识助力直播升级。
座谈共话发展,青春赋能乡村
团队分别与五里店社区干部和吴明村返乡创业青年与种植户进行座谈。与返乡创业青年深入交流,倾听他们放弃城市机会、回归乡土逐梦的故事,了解创业项目在农产品加工、电商助农等领域的探索;通过询问种植户了解作物选种、种植规模、销售渠道,以及面临的难题与期望的支持,从微观视角洞察乡村产业 “毛细血管” 的运行状态。社区干部则围绕基层治理,介绍当地治理模式,为乡村治理提供样本参考。团队成员表示,此次实践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的复杂性——既要破解技术短板、物流梗阻等现实问题,更要激活内生动力。返乡青年的坚守与社区干部的创新,展现了乡土中国的韧性。团队成员小刘感慨,“我们不仅是记录者,更要做参与者,未来将继续扎根基层,用青春智慧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解码乡村振兴,关爱传递希望
团队成员在村干部的带领下走进空巢老人、困难户、村民代表家中,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解码乡村振兴现状,同时结合专业知识与政策资料,用通俗语言解读惠农政策,让民生福祉真正抵达群众身边。数据显示仅42%村民清晰了解医疗报销流程,68%认为文化活动场所不足,45%认为留守儿童教育辅导资源匮乏。团队成员感慨:“调研数据是骨架,民生故事是血肉,乡村振兴既需要政策落地的精度,更离不开人文关怀的温度。”未来将持续跟进困难家庭帮扶,并将调研报告提交镇政府,助力民生福祉精准抵达。
守护朝阳初绽,童梦点亮未来
实践团队在五里店社区开展"童心向阳"成长计划,通过“手工+情景+宣讲”三维课堂为乡村儿童筑梦。设计“科学小实验”等趣味手工课,激发创造力;编排“防溺水情景剧”“交通安全小剧场”,用角色扮演将安全知识转化为本能反应;开展“谢依特小学回信精神”主题宣讲,以"我给家乡写封信"互动形式,在儿童心中播撒建设家乡的种子,点亮孩子们的知识与梦想灯塔。
实践沃土落成,青春知行扬帆
团队及指导老师参与十里镇社会实践活动基地挂牌仪式,这一基地将成为未来校地合作、持续助力乡村发展的重要平台,象征着青春实践与乡村振兴的深度绑定。
实践团队以多维触角感知乡村脉搏,用脚步丈量乡土,以专业赋能发展,更在心中种下“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定信念,他们留下的不仅是调研报告,更是青春与乡村共同成长的印记。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刘禧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刘禧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