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发挥自身学科优势,福建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安济溪情,医路泉行”暑期“三下乡”实践队伍于2025年7月8日至7月13日深入泉州市安溪县社区及村落,开展口腔义诊、刷牙指导等活动,同时体验当地非遗技艺,传承工匠精神。
图为实践队合照 罗庆茂摄
口腔健康服务:菌斑科普与责任践行
活动以口腔健康服务为核心,累计开展 4场义诊活动。在义诊现场,带队老师李艺红运用专业知识为当地居民提供全面的口腔检查,针对龋齿、牙周炎等常见问题,逐一给出个性化的治疗建议和日常护理方案。
图为带队老师为居民诊疗 罗庆茂摄
实践队队员则运用菌斑染色剂帮助居民直观了解刷牙盲区,再通过针对性教学,帮助居民掌握科学护牙技巧。活动过程中,实践队队员拍照记录刷牙前后对比用于后续的成果分析。两场刷牙教学活动中,共40余人参与染色活动,近2成参与者两次参加,第二次染色程度较前次大幅降低,活动成果显著。此次义诊活动,实践队以日常预防为切入点,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助力群众守护口腔健康。
图为实践队队员给小女孩菌斑染色 罗庆茂摄
县医院参观:实践交流与担当体悟
7月13日下午,实践队在带队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安溪县医院口腔科,深入了解基层医疗。在医院医生的引领下,实践队队员先后参观了候诊区、诊疗区、影像检查区,近距离感受基层口腔医疗的实际运作,体会医护人员扎根一线、守护群众健康的责任担当,真切感受基层医疗工作的价值与挑战。
图为医院老师为实践队介绍诊疗区 罗庆茂摄
非遗传承:沉浸体验与延续匠心
在非遗文化传承方面,7月12日,实践队走进工坊,沉浸式体验多项非遗技艺。在非遗传承人的引领下,实践队队员近距离接触藤铁工艺、安溪铁观音、红粬酒及梅菜腌制等多项当地非遗,了解其制作流程与文化内涵,体会传承人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专注,深刻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
图为藤铁工艺非遗传承人讲解藤铁制作工序 罗庆茂摄
图为茶农讲解茶叶选择 罗庆茂摄
实践总结与感悟:收获成长与坚定初心
此次“三下乡”暑期活动实践将健康服务与文化传承有机融合,提高了乡村居民的口腔健康意识,实践队队员们也在服务社会中深化了专业认知,厚植了家国情怀。未来,队员们也将带着在非遗体验中感悟的匠心,在与群众的接触中培养的责任,以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医学生的担当。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苏炘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苏炘怡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