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 “法院 + 工商联” 协同机制的实践路径,7 月 15 日下午,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法治青年行・数字司法” 实践分队走进杭州市临安区人民法院,通过实地参观、深度访谈等形式,解码司法护航民企的 “基层密码”,为后续普法工作积累了丰富素材。
实践分队首先踏入临安区人民法院,“天平锋采 共享来临” 的标识格外醒目。穿过整洁的接待区,队员们来到法庭区域,法院工作人员化身 “司法领路人”,详细讲解了群众咨询引导流程与案件受理规范。这让司法程序的公开便捷变得可触可感,队员们通过这扇群众接触司法的 “第一扇窗”,对司法运行形成了最初的 “体感认知”。
随后,实践分队走进数智中心,一幅科技与司法融合的图景展现在眼前。“共享法庭” 借助线上模式突破空间限制,让商户无需奔波,就能参与纠纷调解、获取法律知识。作为 “法院 + 工商联” 协同的重要载体,临安依托 “共享法庭” 全国起源地的优势,将其与工商联调解深度绑定,为企业维权铺就了“高速通道”,直观呈现了科技赋能司法、护航民企的实践成果。
紧接着,实践分队来到立案大厅的人民调解室、山花工作室,探寻基层解纷智慧。这里有专业调解员、律师常驻,面对民企知识产权、劳动争议等纠纷,会优先进行调解。西湖祥平调解中心、众诚和调解中心等 4 家市场化调解组织与人民调解组织 “双轨并行”,前者灵活高效,后者公益兜底,合力为企业化解矛盾,将纠纷堵在诉讼之前,节省了企业维权的时间与经济成本,让企业能够 “轻装上阵”,护航其发展。
在最后的深度访谈环节,法院工作人员向实践分队揭开了 “协同面纱”。今年以来,“法院 + 工商联” 调解的收案、结案数据有所增长,这源于常态化联系机制的有效运转 —— 通过多次护法交流、联合方案落地,持续升级解纷合力。企业反馈中,商户点赞调解 “省时省心”,临安某科技公司货款纠纷高效化解的案例,生动印证了该机制的实效,让分队透彻理解了 “法商联动” 护航民营经济的内涵。
此次临安法院之行,让实践分队真切感知到 “法院 + 工商联” 协同机制扎根基层、护航民企的力量。带着实践收获回归普法初心,队员们更有信心向商户传递多元维权路径,讲好法治营商的 “浙江故事”。未来,分队将以实践为基,深耕普法工作,助力 “调解优先、高效维权” 生态发展,推动民营经济在法治护航下稳步前行。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陈炜建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陈炜建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