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 “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助力乡村教育振兴,近日,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向阳筑梦队走进沙田镇曹岭小学,开展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年例文化专题课,通过沉浸式教学和创新互动,将茂名年例这一传统民俗转化为鲜活的课堂内容,为曹岭当地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本土文化的窗口。

团队成员向学生讲解年例文化

“同学们知道‘年例大过年’这个说法吗?”“年例的饭桌上有什么美食?”课堂上,团队成员以孩子们熟悉的问题为切入点,调动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再通过精心制作的图文展板、短视频素材,系统全面地向孩子们讲解年例的起源、发展过程与地域特色。从冼夫人信仰的历史渊源,到游神、摆醮等习俗的象征意义,抽象的民俗知识被具象地转化为孩子们能理解的生动故事。

学生认真听讲,回答问题

在趣味问答环节,团队成员提出多个与年例文化相关的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热烈讨论、积极回答。低年级学生通过分享自家年例传统美食传达民俗乐趣;而高年级学生则围绕“非遗保护”展开讨论,提出“用无人机跟拍游神”“开发年例主题电子游戏”等创意方案。孩子们丰富多彩的想法让支教队员们看到传统文化被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新可能。

学生热情讨论,举手发言

此次活动是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向阳筑梦队“乡土教育赋能计划”活动之一,生动诠释了高校青年如何以教育为纽带,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既守护传统的根脉,又播种创新的芽苗。通过挖掘茂名年例等本土文化资源,将非遗传承教育与乡土认知培养相结合,未来不仅能持续拓宽乡村学生的文化知识面,还能使孩子们在深入了解家乡民俗价值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对茂名的认同感与自豪感,激发他们未来建设家乡的决心和热情,让更多乡村孩子因了解而热爱,因热爱而贡献。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胡婕怡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胡婕怡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372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