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8月23日讯(通讯员 秦英栋)为积极响应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号召,在2025年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总体要求下,8月8日起“绿航智能”青年实干家博士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成立三支调研小组,于肇庆市四会市黄田镇开展暑期万名学子乡村大调研活动。“万名学子乡村大调研行动 ”是由共青团华南农业大学委员会推出的寒暑假期特色重点工作,师生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现场走访等形式,实现小调查、微创新、快设计,鼓励青年学生把课堂学习与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基层相关工作建言献策。

 

深入村落,感知基层乡村脉搏

台风刚过境,绥江水裹挟着泥沙,湍流的河水正从镇上闯过,有些未干的农田附近,还满是泥泞,但道路却干净整洁。博士团成员先后走访西岸村、燕崀村和黄田村,与村干部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乡村实际需求与发展痛点。驻黄田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行了协助。

调研的首站是西岸村,西岸村卫生站门口“汇聚中医力量,建设基层医疗,塑造示范县典范”的标语引人注目。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四会打造基层医疗示范县、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乡村的生动缩影。

▲图为西岸大寨村村口石碑/图注

村干部介绍,基层医疗服务的全面提质升级,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直接关系到村民的健康福祉与生活质量。

卫生站的普及是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在基层医疗领域的扎实落地,推动简单的看病点转变为融合预防、治疗与康复等的健康服务中心,逐渐成为守护村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为乡村现代化发展增添一抹温暖的人文关怀底色。

在西岸村的地界上,还有一省级的砂糖橘产业园,足有1000亩。四会翠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便坐落在一旁。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的四会沙糖桔科技小院就坐落在这里。

▲图为西岸村卫生站/图注

在西岸村的地界上,还有一省级的砂糖橘产业园,足有1000亩。四会翠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便坐落在一旁。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的四会沙糖桔科技小院就坐落在这里。

▲图为四会沙糖桔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图注

紧接着,团队前往燕崀村进行探访。在进行问卷调研时,燕崀村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内容都非常具体,我需要相关档案才能进行填写,这个要认真,需要等我两小时左右”后来村委工作人员便为调研队员沏了一壶茶,在各种柜子忙前忙后中,完成了这宝贵的一份问卷。

燕崀村则以其公共服务设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志愿服务点、文体广场以及服务中心大厅“组织燕崀村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标语,彰显出党建引领下基层治理的温度与效率。

▲图为燕崀村党群服务中心大厅/图注

▲图为燕崀村文体广场图/图注

燕崀村的实践调研表明,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的振兴、环境的改善,更是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现代化升级。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公共服务设施,如同纽带紧密连接着党与人民,共同绘就了和谐有序新图景。

同日下午,团队一行抵达黄田村党群服务中心,与村干部进行深入交流。村干部所展现出的责任感、对村情民意的了如指掌以及服务村民的奉献精神,让团队成员为其动容。这种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作风,让团队成员真切体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感受到基层党组织将全心全意服务人民的宗旨转化为日常实践的生动过程。

▲图为来自校研究生会的队员正在黄田村村委会调研/图注

▲图为黄田中心幼儿园/图注

校地联动,共话乡村振兴新路径

调研期间,团队于在黄田镇百千万工程基地与驻黄田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黄毅飞、副队长黄志青、广东青年突击队四会县级工作站站长李达围绕柑橘产业困境、无人机技术推广、乡村活力提升等议题共同开展座谈会。

交流会上,博士团首先系统介绍了自身的组成结构与本次调研的工作安排。随后,围绕精准农业航空技术进行了专项科普与推广,重点阐释无人机防治、无人机施药效果等核心技术的原理与应用价值,说明该技术在提升作业效率、降低人工成本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并探讨该技术与智慧农业生态深度融合的前景。针对黄田镇的柑橘产业发展,团队与当地代表就产业现状、结构瓶颈与发展潜力问题进行探讨,并针对柑橘病害的具体防治手段进行了深入交流。“博士团不仅带来了技术,更带来了发展的新思路。”黄田镇一方表示。

▲图为在黄田镇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基地交流会/图注

“绿航智能”博士团由华南农业大学国家精准农业航空施药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兰玉彬教授作为专家领衔,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青年教师陈鹏超副教授与校团委思政老师共同指导。团队由电子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博士生秦英栋担任团长,涵盖本、硕、博三个学段学生,其中学生党员占比超过半数。他们利用低空技术赋能乡村振兴的同时,也在黄田镇黄田村、西岸村、燕崀村一线,展乡村调研,贯彻新时代农科学生“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使命。

用科技脚步丈量土地,用专业与热情服务乡村,用智慧农业点亮未来。“绿航智能”博士团不仅在黄田镇绘就科技、农业与人文相融的乡村振兴画卷,更展现了新时代青年学子扎根大地、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秦英栋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秦英栋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622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