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讯(通讯员 谢梅)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却挡不住青年学子追随“大先生”的脚步。汉江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薪火‘乡’传小分队”牢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殷切嘱托,于6月30日至7月4日奔赴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初级中学、十堰市第四中学、十堰市致远学校及东风40学校,在一堂堂“行走的大思政课”中,寻悟基层一线教师的家国情怀与育人初心,让教育家精神在火热实践中薪火相传。
大山深处的坚守:信念如磐的引路人
在南化塘镇初级中学,团队成员被张老师的故事深深打动。三十年如一日扎根乡村,“这里的孩子需要引路人”的朴素信念,支撑着他在清贫中坚守。“看着孩子们眼里有光,走出去看世界,这份踏实比什么都强。”张老师的话语朴实无华,却让队员们看到了理想信念最坚实的模样和以生为本的初心。这份对乡村教育的执着,成为队员们心中一份关于坚守与奉献的深刻教材。
图为团队成员在采访十堰市郧阳区南化塘镇初级中学教师
城市课堂的创新:永不停歇的探索者
在十堰市第四中学,贺老师展现的教育创新热情让队员们眼前一亮。面对新课改挑战和AI教学的渗透,她主动钻研教学法,用妙趣横生的课堂点燃学生求知欲。“教学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探索,唯有热爱,才能在平凡中创造不凡。”贺老师的话语道出了教育者的进取心。队员们从中感受到敢为人先、勤学笃行的精神力量,这种面对挑战积极求变的态度,正是教育创新的不竭动力。
图为团队成员在采访十堰市第四中学教师
润泽心灵的仁爱:守护希望的燃灯者
在致远学校与东风40学校,贺老师用无数个日夜的陪伴和家访,帮助困境学生走出阴霾的故事,让队员们深刻理解了“仁爱之心”的重量。“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守护心灵、点燃希望的过程。”贺老师的实践让队员们认识到,立德树人的根基在于对学生个体生命的深切关怀和无私奉献。这份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情怀,是照亮学生成长道路的温暖光芒。
实践启迪:点亮心中的教育之光
“这次实践颠覆了我对‘教育家’的遥远想象,”队长谢梅总结道,“真正的教育家精神,就蕴藏在日复一日坚守讲台、用心育人的万千普通教师身上。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什么是‘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真谛。”队员们纷纷表示,无论是乡村教师“择一事、终一生”的信念,还是城市教师勇于创新的实践,都让他们看到了教育者应有的模样——心有大我的情怀、精益求精的态度、春风化雨的仁爱。这些品质如同大山里的明灯,不仅照亮了孩子们的未来,也深深震撼并激励着年轻学子们。
图为团队成员合影
薪火相传,弦歌不辍
“薪火‘乡’传小分队”的教育家精神探寻之行,是一次精神的朝圣,更是一次专业的洗礼。他们不仅向默默耕耘的基层教师群体献上了崇高的敬意,更在鲜活的实践中深化了对“教育家精神”时代内涵的理解,并将其与自身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紧密相连。那些在乡间与城市校园中闪耀的师者光芒——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精湛的育人智慧、博大的仁爱之心——为“教育家精神”写下了最温暖的注脚,也如同一簇簇炽热的火种,点亮了这群未来思政教师心中的灯塔。
这簇在十堰教育沃土上采集的精神之火,必将融入思政学子的专业成长,激励他们未来在三尺讲台上,更好地肩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让教育家精神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伟大事业中薪火相传、永续光芒。(撰稿:谢梅 图片:瞿陈浩 陈子睿)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谢梅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谢梅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