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22日讯(通讯员 罗渝)为积极响应数字乡村建设号召,推动地方产业融合发展。7月中旬,“雷波新农共创实践团”前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开展直播电商人才培育活动,来自当地的50余名种植户、合作社带头人及返乡青年参与培训。

图为“雷波新农共创实践团”合影

夯实理论基础,提高数字素养

7月14日,电商直播培训正式启动。开班仪式上,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党委副书记付刚与雷波县相关领导共同致辞,鼓励学员紧抓数字机遇,掌握短视频创作与电商运营技能,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推动农民持续增收。

上午的培训中,教学团队围绕雷波实际开展专题讲授。付刚书记深入剖析农产品线上销售的逻辑框架,提出“卖什么”、“怎么卖”的精准定位思路;导演乐辰系统讲解短视频拍摄与制作流程;余永恒老师则聚焦本地流量获取与变现策略,帮助学员理解平台逻辑与内容运营要点。课间讨论气氛热烈,来自乐湖农庄的学员蔡师傅感慨道:“原来电商离我们这么近,身边的农产品和生活场景都是绝佳的创作素材。”

下午的互动环节中,学员展示已有视频账号并接受团队一对一点评。教学团队根据运营水平完成分组,为后续实操开展打下基础。首日课程不仅打开了数字经济认知的大门,也在学员心中播下了“用流量助农、用技术兴农”的希望种子。

图为付刚书记与当地相关领导致辞

深入一线指导,聚焦实战实训

7月15日,培训全面进入实操阶段。学院教学团队深入当地乡村开展精准辅导,围绕短视频运营技巧开展个性化指导。团队按计划分为三个教学小组,与学员深入沟通账号定位,分别前往乐湖农庄、乡村苑、茶仙居等地开展现场教学。

在实地教学中,团队成员从账号风格塑造、脚本设计到拍摄细节等多维度提供指导,手把手协助打磨内容。针对账号存在的“内容散”“风格不清”等共性问题,团队成员逐一分析改进策略,引导学员结合个体优势打造具有辨识度的农产类账号。

在乡村苑拍摄过程中,团队围绕非遗传承主题,聚焦餐馆老板川剧变脸技艺与传统“九斗碗”制作过程进行短视频制作,生动展现川蜀文化的独特魅力。当日培训结束后,教学团队组织视频评审会,播放并点评三组创作成果,指导老师强调要抓住平台特性与用户心理,强化内容创新与传播吸引力。

图为“雷波新农共创实践团”作拍摄示范

探索协同路径,共育电商人才

通过两天扎实的理论学习与实操训练,学员们系统掌握了短视频内容策划与账号运营的核心技巧,切实提升了数字营销意识与实战能力。

未来,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将持续扎根雷波这片希望的田野,推进直播电商培训的常态化、机制化,联合地方部门与产业主体,探索“高校+地方+农户”三方联动机制,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青年智慧与技术动能。

作为校地联合的团队,“雷波新农共创实践团”正以一次次深入的实践探索,为雷波乡村产业发展描绘出更广阔的数字图景,也让“川字号”特产与乡土文化借助短视频平台走出大山,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撰文 | 李宝彪、刘玉娴 、罗渝

图片 | 邹昊均

审核 | 付刚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罗渝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罗渝    责编:赵慕晨 + 投诉举报

19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