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5日讯(通讯员 邓灵捷、杨云涵) 为深入挖掘乡村振兴中的非遗力量,2025年7月15日下午,济宁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嘟嘟鱼乡话振兴”服务队走进鱼台县里阁镇,寻访木版年画非遗传承人陶运航与木雕非遗传承人张东波,在传承人的一凿一刻间,感悟传统工艺的精髓,探寻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

图为 服务队和陶运航合影

刀笔承古韵,年画绘春秋

队员们来到了鱼台县著名的木版年画工作室,走访了当地的木版年画传承人陶运行,通过陶先生的讲解,他们了解了年画的制作过程和背后的文化内涵。从选木、刻版到套色印刷,每一道工序都要求极致的精准。在陶爷爷的带领下,成员们动手体验木版年画的独特技法。从设计草图到雕刻木板,再到用色彩丰富的颜料进行印刷,每一步都充满了艺术与匠心。木板年画,作为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历史底蕴,正等待着人们去细细品味、深刻领悟。共话非遗保护,激发创新火花,让古老技艺在时代新浪中焕发新的生机。

图为 陶老师给服务队展示技艺

探秘木雕技艺,触摸匠心温度  

在木雕传承人张东波的工作室内,陈列着栩栩如生的花鸟鱼虫。队员们走在一件件精美的展品间,聆听着张老师对匠心的全面诠释。他详细阐述木雕的创作理念——“选题是木雕的灵魂,创新是传承的动力”,将传统木雕与当代元素相结合,方能让古老的“木头”长出新的枝丫。

图为 服务队倾听张老师讲解

以匠心对话助力文化根脉延续,用青春智慧激活非遗时代价值。此次寻访不仅让队员们领略传统工艺之美,深刻体会到非遗作为乡村振兴“软实力”的深远意义,也让青年在文化传承中,读懂乡土、守护匠心,助力非遗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更璀璨的光彩,让千年韵味与百匠之心,随青春接力永续流传。服务队将持续探索非遗保护与创新的融合路径,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新活力。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杨云涵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杨云涵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61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
三下乡
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