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6日讯(通讯员 张骁、陈圣楠)近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清源书院“淮河情,乡村兴”水利实践团赴信阳市罗山县李湾村开展“田间实践+政策宣讲”主题活动。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农耕体验深化对乡村产业的认知,同时以精准化政策解读助力村民解决子女教育后顾之忧,推动“产业振兴”与“人才振兴”双轮驱动。

实践团成员在李湾村种植大户王大叔的带领下,走进玉米、甜瓜、丝瓜种植区,开启沉浸式农耕实践。玉米种植区里,拔节期的玉米已长至2.3米高,叶片卷曲程度与土壤墒情的关联数据被队员们逐一记录,王大叔一边示范病虫害排查技巧,一边讲解:“玉米苗期控水很关键,叶片卷曲程度能直接反映土壤水分是否合适。”

▲图为实践队员在玉米田观察玉米。李林霞 供图

在甜瓜种植区,成熟的甜瓜散发着清香,种植户敲击瓜皮示范判断成熟度的方法:“声音沉浊的才是熟得正好的,光照通透才能积累糖分。”队员们跟着参与除草,汗水浸湿衣衫却学得认真。

▲图为实践队员在甜瓜种植区向村民学习。李林霞 供图

丝瓜种植园的竹架下,村民演示“去弱留强”的修剪原则,强调“每株保留3-4条主蔓才能保证产量”,队员们手持剪刀,在指导下小心翼翼地修剪多余藤蔓。

▲图为实践队员在丝瓜棚学习。李林霞 供图

当天下午,实践团以“李湾村小李考上大学”为例,用“案例解析+流程图解”的方式,详解学前教育“一免一补”、义务教育“两免一补”、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及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政策。“俺孙子辍学多年,现在想复学,还能申请补助不?”村民李婶的提问直击痛点,队员结合《义务教育法》耐心解释:“只要复学,符合条件就能申请,我们可以帮您整理材料走流程。”村民张大叔则关心双胞胎上大学的贷款问题,队员现场操作国家开发银行APP演示:“您看,这里点击‘双人申请’,填写信息就能同时办理,利息有补贴,毕业后再还本金。”

▲图为实践队员为村民讲解资助政策。周子琪 供图

此次“田间实践+政策宣讲”主题活动,让实践队员在泥土芬芳中摸清了李湾村产业发展的“家底”,也让教育政策的暖阳照进了村民心坎。田间地头的汗水浸润着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思考,政策宣讲的细致解答驱散了家长对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当产业发展的根基因深入实践而更扎实,当人才成长的通道因政策护航而更畅通,“产业振兴”与“人才振兴”的双轮正在李湾村的土地上稳步转动,为乡村振兴注入看得见、摸得着的活力。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骁 陈圣楠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骁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760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