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 王燕桃) 当岭南荔枝的清甜撞上非遗技艺的厚重,会酝酿出怎样的青春故事?近日,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探寻非遗技艺实践队"走进博罗公庄荔枝产区,以双手分拣时令鲜果,以巧思研发特色菜品,让这颗承载着乡土记忆的果实,在年轻一代的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分拣台前:用细致读懂自然的馈赠

"荔枝的分级,藏着老祖宗传下来的讲究。"实践队队员李同学指尖翻飞,将一颗颗饱满的荔枝归入不同竹筐。在果农的耐心指导下,队员们渐渐摸清了门道。

▲图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三下乡实践队的同学在帮忙分装荔枝

▲图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的三下乡实践队的同学们帮忙分装荔枝

果皮如霞、圆润无斑的是一级果,将直抵消费者的鲜果篮;略带瑕疵却果肉紧实的二级果,将变身荔枝干、果酒等深加工产品;即便是略有损伤的果实,也会被收集起来制成有机肥——从枝头到终端,每颗荔枝都在这套"物尽其用"的智慧里找到归宿。

▲图为博罗公庄荔枝产区的荔枝

▲图为博罗公庄荔枝产区荔枝果肉

盛夏的果园里,汗水浸湿了队员们的队服,却挡不住他们的热情。"以前吃荔枝只知其甜,如今才懂每颗果实背后的辛劳。"王同学擦了擦额头的汗笑道,果农们通过果皮纹路判断成熟度、凭手感辨别果肉饱满度的本领,让大家真切感受到:"这些代代相传的经验,本身就是活态的非遗。"

▲图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三下乡实践队的同学在挑选荔枝

▲图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三下乡团队的同学在挑选荔枝

厨房创新:让荔枝鸡唱响传统与现代的和声

分拣工作之外,实践队更带着专业所长,开启了一场非遗与美食的碰撞。他们携手当地非遗"古法烹饪"传承人,共同研发出一道惊艳味蕾的"荔枝鸡":散养土鸡慢炖出醇厚汤底,新鲜荔枝果肉的加入中和了油腻,最后淋上用荔枝核慢火熬制的酱汁——果肉的甜、鸡肉的鲜、酱汁的醇,在舌尖交织出奇妙的层次感。

▲图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三下乡团队同学们所做的荔枝鸡汤

"荔枝核入药理气,古人早有记载,现在不过是把老智慧搬进新厨房。"食品健康专业张老师的话点出了研发的深意。这道菜里,既有非遗烹饪"以食养生"的理念,又融入了现代营养学的搭配思维,端上桌时,连村里的老厨师都赞叹:"年轻人的想法,让老味道有了新花样!"

▲图为荔枝鸡汤

▲图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三下乡团队的同学们将果肉分离

从果园里的细致分拣,到厨房里的创新研发,队员们用青春力量为非遗传承注入新动能。

▲图为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食品健康学院三下乡团队集体合照

正如他们在实践日志里写下的:"非遗从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能在田间地头、锅碗瓢盆里生长的智慧。作为青年应该做这样的桥梁,让传统技艺在新时代的烟火气里,活得更鲜活。"



来源:大学生云报 | 王燕桃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王燕桃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210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