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家乡的大山画进画里……”7月的石门县壶瓶山镇泥沙社区留守儿童之家中传来孩子们清脆的笑声。近日,由湖南文理学院"有桦说"网络思政工作室发起的"花花世界"公益夏令营正式启动,为30余名当地儿童打造了一个充满知识与欢乐的暑期课堂。

多元课程赋能成长,夏令营立足乡村儿童成长需求,精心设计了“心理赋能团体辅导”、“普通话趣味教学”、“美育手工体验”、“科学实验秀”、“音乐思政课”五大主题课程。在普通话推广课堂上,10岁的乐乐(化名)用标准的发音朗读绕口令"刘奶奶喝榴莲牛奶",赢得阵阵掌声;心理辅导课上,孩子们通过互动游戏学习情绪管理,一起对霸凌说NO!;美育课程引入扎染、扭扭棒等手工实践,在培养孩子审美能力的同时,更让孩子们在艺术创作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乡土特色浸润童心,“原来石门柑橘这么有名!”、“柑橘不仅能吃,还能发电!”,夏令营深度挖掘石门特色资源,创新开展乡土教育,将石门"柑橘之乡"的特色融入课程设计,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认识家乡产业,增强文化认同;音乐思政课上,从《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嘹亮歌声与抗战英雄故事相结合,稚嫩的歌声回荡在教室,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爱国爱乡的种子。

多方联动共护成长,“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为孩子们打开看世界的窗户。”工作室指导老师卢俊桦介绍,此次夏令营活动是湖南文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重点项目,联合多方力量以“思政+公益+乡土”的创新模式,形成了“高校资源下沉、地方需求对接”的帮扶机制,既解决了乡村儿童暑期托管难题,更拓展了乡村教育的内涵。

据悉,湖南文理学院有桦说网络思政工作室将持续深化活动成效,整合更多社会资源,将公益夏令营推广至常德地区更多乡镇,实现常态化运作,惠及更多乡村儿童。这个夏天,知识的种子已在壶瓶山深处生根发芽,乡村振兴的希望正在孩子们的笑声中茁壮成长。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彭昕佳 卢俊桦 覃祥法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覃祥法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70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