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1日讯(通讯员 何浩奇、张烨杨、曹静怡)近日,三峡大学艺术学院“艺心育梦,非遗传薪”志愿服务队在丫口社区“爱心托管班”,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宜昌“印”记,版画非遗》主题版画活动,以艺术实践带领孩子们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描绘家乡建筑之美。
▲图为志愿者柯梦萱讲解版画
志愿者通过趣味动画与实物展示,深入浅出地讲解夷陵版画的历史与制作原理。“版画是用不同的‘版’来‘印’出图案的艺术,今天我们要用吹塑版和竹签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志愿者的生动讲解,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的好奇心。随后,团队成员现场示范吹塑版制作流程——用竹签在吹塑版上勾勒线条、滚涂颜料、拓印画面,行云流水的操作引得孩子们跃跃欲试。
▲图为志愿者讲解示范
在创作环节,孩子们以三峡大坝、宜昌长江大桥、天然塔等家乡地标为灵感,用竹签在吹塑版上细心刻画。稚嫩的笔触下,宜昌的山水与建筑化作灵动的线条,现场洋溢着油墨香气与欢声笑语。“艺术创作不仅能锻炼动手能力,更能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加深对家乡的认知。”团队负责人表示。丫口社区工作人员也称赞:“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既充实了孩子们的假期,也让非遗文化在童心间生根发芽。”
▲图为成果作品展示
活动尾声,孩子们举着卷轴雀跃展示,稚嫩的笔触里藏着对家乡的热爱。摄影师按下快门,将满室欢笑与斑斓作品定格成永恒。这场版画之旅,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在指尖与墨香的交融中,读懂了家乡文化的深厚肌理,加深了对家乡的认知。未来,三峡大学艺术学院“艺心育梦,非遗传薪”志愿服务队将持续深耕非遗文化传承,打造“非遗浸润课堂”系列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触摸历史温度、感受文化魅力,以非遗传承赋能乡村教育振兴,助力儿童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实现全面成长。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张烨杨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张烨杨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