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日,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四川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锋行直通车”乡村振兴实践团深入乡村,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中,实践团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组织义务维修家电服务队,为村民解决家电维修难题,传递科技温暖,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发展。
一、义务维修进乡村,真情服务暖民心
家电维修是乡村生活中的一大难题,许多村民因缺乏专业维修渠道或维修费用高昂,家中的故障电器长期闲置。为此,实践团在村委广场设立义务维修服务站,为村民提供免费家电检测与维修服务。
活动当天,村民们纷纷带着电风扇、电饭煲、热水壶、收音机等故障家电前来求助。实践团成员们分工协作,认真检查每一件电器,耐心询问故障情况,利用专业工具和所学知识,逐一排查问题。从更换损坏的电容、焊接断裂的线路,到调试老化的机械部件,队员们细致入微,确保每一件电器都能恢复正常使用。
“这个电风扇坏了两年了,一直没舍得扔,没想到你们一来就修好了!”村民李大娘拿着修好的电风扇,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图为团队成员修好家电后与村民合影 刘安童 摄
二、科技知识传万家,安全用电护平安
在维修过程中,实践团成员发现,不少村民的家电故障是由于使用不当或缺乏维护造成的。为此,团队在维修的同时,还向村民普及家电使用和保养知识,讲解安全用电常识,避免因操作不当引发安全隐患。
“奶奶,电饭煲的内胆不能直接放在火上加热,这样容易损坏。”“叔叔,电器不用的时候最好拔掉插头,既省电又安全。”队员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耐心解答村民的疑问,帮助村民提高家电使用安全意识。
图为团队成员为村民普及用电常识刘安童 摄
三、学以致用践初心,青春力量助振兴
此次义务维修活动不仅为村民解决了实际问题,也让实践团成员们深刻体会到“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意义。团队成员们表示:“看到村民们满意的笑容,大家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作为大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用所学回馈社会。”
维修站的“生意”异常火爆,短短几天时间,团队累计维修家电30余件,接受咨询100余人次,赢得了村民们的广泛赞誉。村支书王大叔感慨道:“这些大学生不仅技术好,态度也热情,真是帮了大忙!”
图为团队成员接受村民咨询并记录 刘安童 摄
此次“三下乡”义务维修活动,不仅展现了四川文理学院学子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奉献精神,更让科技服务的温暖深入乡村角落。未来,智能制造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组织更多科技助农活动,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图为团队成员的合影 刘安童 摄
四川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将持续推动科技志愿服务常态化,深化校地合作,带动更多青年学子投身乡村振兴,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广袤乡村生根发芽,为美好生活注入更多智慧力量。
编辑 向伶俐 潘阳骉 韩美玲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韩美玲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韩美玲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