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3日讯(通讯员曾淑婷 汤芳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2025年7月10日,B-W“狮魂歌韵”实践团在杨希楠、陈志杰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溪美村,专程拜访老党员方石城与方佛财同志,对老党员背后红色故事进行深度挖掘,传承先辈的建党精神,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上午十时许,团队成员走进村委办公室,与老党员们进行对话。谈及入党动机时,两位老党员的思绪缓缓飘回那段热忱滚烫的岁月。方石城同志眼中闪烁着纯粹的光芒,回忆起当年的场景:“那时年轻上进心强,积极性高涨,部队为了培养国家人才,给予了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难得机会。”这份对党的坚定信仰,成为他一生前行的灯塔。方佛财同志则语气坚定地分享初心:“入党动机很简单,响应国家号召的同时,在村里获得了入党的宝贵机会,当时‘为人民服务’是村里青年不变的追求。”一句“为人民服务”的誓言,从此成为两位同志毕生坚守的人生方向。

(图为团队成员与老党员方石城交流的照片)

作为党员,方石城与方佛财始终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群众素质”视为最核心的责任,这也是他们最引以为傲的成就。拥有五十六年党龄的方佛财曾担任溪美村村干部,他对1977年5月1日带领村民修建出村公路的经历记忆犹新,这个日期被他郑重地重复了三次。在缺乏先进工具和经济条件艰苦的年代,他带领村民们徒手开山筑路,用双手为家乡后辈开辟出通往外界的希望之路,用实干笃行诠释着党员的担当。这段攻坚克难的往事,为当下乡村振兴中破解基础设施瓶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范本——唯有凝聚群众力量、实干笃行,才能啃下发展硬骨头。​

说起溪美村的变迁,两位老党员脸上满是欣慰与感慨。他们不约而同地谈到,“如今村里不仅交通建设日新月异,经济水平也在持续提升。这些变化都离不开党的百千万工程政策的落实,是党带领村民脱贫致富,跟着党走就是没错!”作为见证家乡发展的老干部,他们亲身感受到党和群众共同奋斗带来的成果,这份发自内心的喜悦,正是对“为人民服务”最好的诠释。这份从贫困到小康的蜕变,生动诠释了“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深刻内涵,让实践团成员直观感受到基层党员在政策落地中的关键作用,也更明晰了青年参与乡村建设需扎根群众、久久为功的实践路径。

(图为团队成员与老党员方佛财交流的照片)

在两位老党员看来,“对党忠诚,为人民奉献,吃苦在前,踏实干事”是最应传递给年轻人的精神财富。方佛财语重心长地说,“希望年轻人能接过这股劲,继续为国家、为家乡奋斗!”他们双鬓的花白正是对党忠诚的勋章,佝偻的身影见证着溪美村的成长轨迹,这份坚守让红色精神在岁月中愈发醇厚。​

两位老党员的故事如同一本鲜活的党史教材,诉说着老党员对党的忠诚、对家乡的热爱,为青年成长注入了“扎根基层、甘于奉献”的精神动力。展望未来,实践团也将带着这份精神力量,以党的方向为灯塔,将其转化为实干行动,认真做好红色事迹宣传工作,利用网络资源让红色基因在青春力量中延续,让青年力量真正成为溪美村与党的初心同频共振的鲜活注脚,在国家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中添上青春奋进的一笔。

(图为实践团与老党员的合照)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嘉莹,曾淑婷,汤芳瑜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嘉莹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28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