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12日讯(通讯员 张敬武 彭宇杭 甘香艺)近日,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褒茶营"文化传承实践队赴厦门市同安区军营村开展实践调研。实践队与当地村委高主任就乡村振兴主题进行交流,结合"三下乡"调研情况,探讨军营村发展方向。团队围绕文化传承与产业融合主题,研究当地发展路径,探索通过文化传承促进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以实际行动支持军营村乡村振兴工作。
图为高主任向实践队队员介绍军营村建筑布局
清晨,高主任带领实践队队员调研军营村,深入了解其布局与优势。二十多年间,军营村人均收入从 1000 余元增至 2023 年的 4.5 万元,增长近 25 倍,从 “贫困村” 蜕变为 “最美休闲乡村”,彰显政府的为民初心。实践队员深受触动,深刻感悟到党的正确领导与二十大精神的指引,是军营村蜕变的关键。这份认知与感悟,为后续宣传手册设计夯实了基础。
文旅资源
高主任率实践队首站抵达半亩塘。这里是朱熹创作《观书有感》之地,周边留存的朱熹石刻已被认证为文物,日常游客往来不断。军营村的文化远不止三种,尚有更多待挖掘与展示,因此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可带动军营村旅游业发展:既让更多人感受文化熏陶、促进经济增长,也能使这深山文化走向外界,在实践文旅融合政策中实现文化与经济的协同发展。
图为军营村半亩方塘景点的石碑登峰立志
随后,高主任带领实践队登上军营村最高峰。山顶的 “立志石”,是当地发展历程中极具标志性的景观。它不仅是军营村对习近平总书记 “要因地制宜,带领村民致富” 叮嘱的历史性回应,更是村子蜕变为 “最美休闲乡村” 的重要里程碑。“立志石” 所承载的,不仅是军营村村民脱贫致富的决心,更是基层干部群众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坚定信念。而这一信念将一代代流传下去,成为军营村发展的根基。
图为军营村最高处的立志石于金山阁论发展
谈及军营村发展面临的挑战,高主任表示“要严格把控绿化率带来的发展瓶颈、极低的发展容错率与有限的资金支持、传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生存空间日渐萎缩等。”队员们由此对军营村的发展痛点有了更全面的认知,也理解了村庄为何要采取低风险、低成本、高成功率的发展策略 —— 唯有循序渐进突破瓶颈,才能以经济发展为依托,为文化传承注入持久动力,在守护生态与文化根基的同时稳步向前。
图为高主任带领实践队登上金山阁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高主任讨论如何推动军营村发展
经过一天调研,实践队深入了解了军营村的优势与发展瓶颈,并与高主任探讨如何依托当地资源推动村庄振兴。 针对当地计划建设的“共创工坊”,队员们建议在传统制茶体验基础上,增设奶茶DIY项目,吸引年轻群体,促进茶文化传承与经济增收。此外,团队还提出设计研学旅游路线、制作宣传手册等方案,助力军营村提升知名度,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撰文 | 甘香艺 彭宇杭 张敬武
图片 | 谢文婧 王瑞潇 袁秋雯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彭宇杭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彭宇杭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