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深刻践行“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时代要求,江西科技学院奋“豆”者联盟就业实践队近期扎根九江湖口县流芳乡,开展了一场融合“教育关怀、产业赋能、人才引育、社会共融”的综合性社会实践。队员们以青春之智、专业之长和赤子之情,深度融入乡土,在关爱乡村下一代、激活特色产业新动能、弘扬返乡人才新风尚等领域精准发力,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投身国家重大战略的使命担当,为探索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江科模式”贡献了坚实力量。

一、教育筑基:播撒希望,培育乡村未来栋梁

因为深刻认识到乡村儿童,特别是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培育乡村未来生力军的根本所在,实践队将公益课堂作为7月6日赋能乡村的起点。指导老师魏文颖早早与江西省女性生涯教育实践促进会的高颖、程思老师沟通,她根据队员兴趣特长设计了半日的生涯护蕾课程。在流芳村童心港湾,队员们化身“青春引路人”,以创新形式回应留守儿童成长需求:

安全守护固本强基:时值盛夏,常有儿童溺水事件,麦迪努·斯马义同学通过真实案例剖析与沉浸式互动问答,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切实提升儿童风险防范意识与应急自救能力,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梦想启航志存高远:实践队在前几日对大学生返乡就业创业的调研中发现,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为了帮助留守儿童寻找学涯目标,吴心怡同学设计了职业生涯启蒙课,以趣味互动引导孩子们认识自我、探索兴趣、树立理想,在幼小心田播撒“知识改变命运、奋斗成就未来”的信念种子。鼓励孩子们立志成才、反哺家乡。

生态理念植根心田:来自机器人专业的邓超同学正研究制作垃圾自动识别分类机器人,他特别设计了寓教于乐的环境保护与垃圾分类课程,结合游戏与实践操作,让孩子们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培育可持续发展意识。

勇气锻造心灵滋养:“勇气课程”(挑战魔术气球制作)和“创意手指操课程”精准聚焦乡村儿童心理韧性与自信心培养。关一淼和其他队员们引导孩子们从“不敢尝试”到“勇敢挑战”,从“害羞退缩”到“自信绽放”,有效锻炼了胆量、提升了抗挫力与自我效能感。欢快的手指舞不仅是肢体协调训练,更是一场心灵的释放与团队归属感的建立。

队员们用耐心、知识和创意点燃课堂,回应孩子们清澈求知的目光。这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习得,更是一场心灵陪伴、精神塑造与健全人格的培育,他们希望能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注入温暖希望,为夯实乡村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根基献上自己的力量。

二、数字赋能:畅通渠道,激活产业振兴引擎

紧扣“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重中之重”的核心要义,实践队积极投身“数商兴农”国家战略实践前沿。队员们来到美泉莹有限公司,化身“新农人主播”,运用新媒体技术为九江百年老字号茶饼等特色农产品“云端”代言。镜头前,主播们不仅精准推介产品品质,更深度挖掘其承载的地域文化、乡愁记忆与工匠精神。一句“一口下去,甜而不腻,配茶喝绝了!”伴随着酥脆声响,瞬间点燃屏幕内外情感共鸣。

队员们这场精心策划的直播,是打通农产品上行“最初一公里”、实践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升级的生动缩影。它有效突破了地域限制,拓宽了特色农产品销路,为乡村产业注入了数字化新动能。同时,更在情感层面架起了连接城乡、唤起乡愁的桥梁,为提升地标产品的品牌溢价与文化软实力,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乡村产业链条献上了绵薄之力。正如队员们在直播后感慨:“要是能运用所学助力乡村特产走向全国,带动乡亲增收致富,多有成就感呀!”

三、人才引领与价值实现:迸发乡村内生之力

为深刻理解“人才是第一资源”和“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践队将目光投向乡村发展的核心动能——人才与民生。

校友引领,桑梓情深:在江西芳轩食品有限公司,队员们访谈了学校14级工程管理专业校友、总经理柯佳明。他放弃都市繁华,毅然返乡创业:“大城市机遇虽广,但能深度参与家乡建设,见证乡亲们在家门口获得稳定收入与尊严,这份成就感和归属感无可替代。”他的选择与成功,生动彰显了国家“人才下沉、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政策的显著成效,是新时代青年响应号召、反哺乡梓的先锋典范,为激活乡村经济、促进本地高质量就业树立了标杆。

产业包容,尊严筑梦:生产车间内,一位残疾人员工娴熟封装产品的场景令人动容。她朴实而有力的话语:“厂里给了活计,也给了尊严。靠自己的力气,腰杆也能挺直。”有力印证了乡村产业振兴在创造包容性就业机会、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的核心价值。这正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一个都不能少”发展理念的最温暖有力的注脚。

从留守儿童在勇气课程中绽放的自信笑容,到直播间里特色农产品被点赞的盛况;从返乡创业者建设桑梓的赤子情怀,到特殊群体在劳动中获得尊严的幸福图景—— “奋‘豆’者联盟”实践队在流芳乡的每一刻奔忙,都是青春力量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服务社会需求的生动实践。队员们以脚步丈量乡情,以智慧赋能乡土,成功搭建起一座连接高校师生资源与乡村发展需求的坚实桥梁。他们所传递的,不仅是安全知识、职业梦想、生态理念和心理能量,也不仅是订单与销量;他们更是为乡村注入了可感可知的发展活力与面向未来的蓬勃希望。当青年学子的智慧汗水与广袤乡土的振兴脉搏同频共振,中国式现代化的乡村画卷必将焕发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

文:魏文颖、陈一麦

图:柳奕涵、谢雨薇、蔡怡馨、郑必琴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38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