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车司机作为物流行业的中坚力量,常年奔波在运输一线,暑期里,他们的子女往往面临着照料缺位的现实难题。据统计,长兴县就有数百个卡车司机家庭,孩子们在假期普遍缺乏有效监管和高质量的教育陪伴。而“卡卡少年”暑期夏令营的举办,不仅为这些家庭解了燃眉之急,更让社会得以聚焦物流从业群体的真实需求。
为切实解决卡车司机子女暑期托管困境,进一步唤起社会对物流从业者的关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卡卡少年”暑期实践团于7月1日起,陆续走进长兴县和平镇、虹星桥镇及长兴传化公路港,开展了为期15天的卡车子女暑期托管服务。实践团以“教育赋能童心,青春服务社会”为宗旨,通过多元化课程设计与暖心互动,为卡车司机子女打造了一段兼具知识启蒙与成长温度的暑期时光,充分彰显了交通类高校青年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责任担当。活动得到了长兴县委社工部、长兴县交通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
实践团精准把握儿童认知规律,精心设计了一系列融趣味性与教育性于一体的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沉浸式体验中收获成长。在和平镇开班首日的绘画课上,孩子们手握画笔,在纯白帆布包上肆意挥洒奇思妙想:彩虹色的天空、志愿者的笑脸跃然布上,颜料与童心碰撞出最纯真的艺术火花。这堂“移动的美术课”不仅点燃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更教会他们用色彩表达内心的情感。
7月8日的《上春山》手势舞课程尽显巧思。实践团将舞蹈动作拆解为“五指开花”“托起太阳”等充满童趣的口诀,引导孩子们闭眼聆听旋律中蕴含的自然之声;同时,课程创新性地设计为“听、学、演、奖”四个环节,原本害羞的孩子在鼓励下主动站上讲台展示。当小朋友在掌声中完成表演时,稚嫩动作里悄然萌发的,是自信成长的新芽。
7月11日,为激发孩子们对自然与动物的兴趣,实践团开展了以动物为主题的气球制作课。课程以“看、学、做、奖”为脉络,从基础的拧制气球小狗,到创意延伸出“气球宝剑”,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有效锻炼了他们的空间想象力与造型构建能力。
此次“卡卡少年”暑期实践服务始终紧扣“实践育人”与“服务社会”双重目标。作为高校青年实践的重要载体,实践团既通过汉字课堂、职业憧憬书写等活动传承文化基因、播撒理想种子,又借助AI生成专属职业画像等创新形式,让科技与教育碰撞出新奇火花。
对于孩子们而言,这段旅程是暑期生活的“调色盘”,不仅填补了卡车司机子女的托管空白,更在艺术启蒙、团队协作、职业认知中积蓄了成长的力量。对于实践团成员来说,这是一堂生动的“社会课”,从会场布置到课程设计,从耐心辅导到应急处理,青春在责任中淬炼,担当在服务中升华。
这场“卡卡少年”暑期托管服务,如同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之约。它不仅为卡车司机们卸下了“后顾之忧”,让奔波的车轮少了一份牵挂,更让孩子们在爱的陪伴中绽放出纯真笑颜。实践团用青春力量搭建起的桥梁,一头连着高校学子的责任担当,一头系着基层群众的真切需求。当实践团成员在服务中完成从“校园学子”到“社会服务者”的角色蜕变,这场活动早已超越了托管本身的意义——它是一次教育温度的传递,是一次社会关怀的实践,更是一曲关于成长与担当的青春赞歌。而这份温暖与力量,必将持续发酵,激励更多人关注物流从业者群体,让每一份奔波都被看见,让每一颗童心都能在暑期的阳光下肆意生长。
来源:大学生云报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肖艳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