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跃动津彩”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走进江津区南门社区与西关社区,联合江津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围绕防灾救援主题开展“生存训练营”活动。当天共有130余名小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沉浸式体验式教学,让青少年掌握必要的自救互救技能,增强应急避险意识,为生命筑起一道知识与实践并重的“防线”。

(图为“青春飞扬·跃动津彩”三下乡团队与南门社区学生合影)

本次生存训练营活动由团队独立策划与组织,采用“gallery walk”(画廊漫步)式分区讲解模式,设置了六个主题科普板块,分别为:毛毯担架计时赛、绳结大比拼、家具防倾倒、千斤顶抬升、AED使用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每组孩子会在各个环节间轮换,驻足学习、亲手实践,平均每个板块停留10分钟。

在“毛毯担架”环节中,孩子们学会如何利用家中普通的被褥材料,紧急制作成可供搬运伤员的简易担架;在“绳结大比拼”中,小小的双平结和身体单套结,变成了逃生时的“生命之索”;“家具防倾倒”与“千斤顶抬升”则将防灾减灾理念与居家安全紧密结合;而“急救知识”板块中,AED除颤器的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演示,真正将专业医学常识以通俗、直观的方式传递给每一位孩子。

(图为团队成员宋长洪讲解“绳结大比拼”)

“每一个讲解环节,我们不仅演示,还让孩子们上手操作,再进行现场提问,巩固他们的学习效果。”团队队长张君玉介绍道。通过这种“讲解+实践+互动”的教学模式,孩子们不仅听懂了知识,更“摸清楚了”如何去做。尽管夏日炎炎,但在每一个讲解区,孩子们求知的热情丝毫未减,轮番排队亲自尝试。

南门社区的上午活动设在户外场地,阳光与笑声交织;而西关社区的下午活动转至室内,更加注重细节互动与体验感。两场活动均获得了参与家长与社区工作人员的高度评价。小朋友们也纷纷表示:“小老师讲得很清楚,我们都记住了急救方法。”

据悉,本次活动得到了江津阳光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大力支持,团队成员在前期对接中已完成方案研讨、任务分工、物资准备等流程,确保活动环节严谨、安全有序。

“安全教育,非同小事,更要从娃娃抓起。”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中负责讲解家具防倾倒板块的王辉同学深有感触地说,“今天,不只是孩子们在成长,我们也在成为更有担当的师范生。”

(图为“家具防倾倒”讲解员王辉接受团队成员采访)

以青春之名,播撒安全之种;以责任为旗,守护童年之光。“生存训练营”只是“青春飞扬·跃动津彩”三下乡社会实践的一部分,更多精彩仍在继续。

通讯员:张君玉

摄影:蒲洁


来源:大学生云报 | 赵菁华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赵菁华    责编:陈晓红 + 投诉举报

79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