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9日下午15:50,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杏林篆爱·医路向阳”志愿服务队走进七里庙社区,同步开启绒花编织与漆扇制作主题活动。孩子们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沉浸式体验传统手工艺,于指尖翻飞间触摸文化温度,在动手创作中收获成长的喜悦。

活动筹备阶段,志愿者已通过网络教程系统研习绒花编织与漆扇绘制技艺,精心备齐各色绒线、铁丝、素面木扇、环保颜料等物料,并预制成品作为纪念。活动现场,孩子们难掩雀跃,纷纷围拢探问材料用法与制作细节。教授绒花时,志愿者从基础绕线到造型固定,手把手传递雨伞、蜘蛛、发箍及小红花等样式的技法。指尖缠绕间,偶有孩童因步骤繁复而凝滞,但一句“慢慢来,你做得很棒”的温言软语,总能重燃专注。反复琢磨后,当形态各异的绒花自指尖绽放,孩子们脸上尽是掩不住的自豪光芒。

漆扇制作现场,志愿者组织井然,孩童列队翘首。传统魅力加持下,面对未知的漆扇成果,孩子们满眼期待与雀跃,为现场注入蓬勃活力。各自选定心仪的色彩,各色染料入水交融、碰撞。漆扇沉入水中,如蒙纱的少女般含蓄神秘,静待蜕变。而当扇面破水而出,瞬息绽放的诡谲瑰丽,总引得惊呼阵阵——这正是活动初衷:以悬念激发好奇,以视觉的奇绝冲击,将传统美学烙印童心。孩子们对亲手之作爱不释手,沉醉于过程的神奇与成品的惊艳,流连忘返。

活动尾声,志愿者们将提前准备的绒花与漆扇成品赠予小朋友们,与他们亲手制作的作品共同组成充满意义的礼物。看着孩子们捧着劳动成果时的满足神情,志愿者们深感欣慰。这场活动,是传统手工艺与青春力量的相遇。孩子们在一针一线、一笔一画中,不仅尝到了动手的快乐,更悄悄种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而志愿者们用耐心与创意,让古老技艺在童心中焕发新的生机,让“杏林篆爱,医路向阳”的温暖,随着这些手工作品一起,留在了这个夏天。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李芸熙、阙文鑫、郭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李芸熙    责编:赵多米 + 投诉举报

14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