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 黄怡、滕志琳)为深入贯彻文化强国战略,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2025年7月9日,重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协会“墨韵童行”支教团(以下简称“支教团”)走进沙坪坝区大成湖社区,开展暑期“三下乡”书法教学实践活动。通过系统教学与互动体验,社区学生在笔墨之间感受书法魅力,筑牢文化传承根基。
精心筹备,夯实实践基础活动
前期,支教团围绕“趣味化、系统化”原则筹备教学内容:教学组结合学生认知特点,设计“动画导入+故事讲解+实操练习”的教学流程 ,将横、撇、捺等基础笔画与“二”“八”“大”等简单汉字结合,并融入甲骨文知识与书法史常识;后勤组提前布置场地,调整桌椅间距至“一拳一尺一寸”标准,备齐田字格练习纸、毛笔、硬笔等教具,为活动开展提供保障。 图1教师在黑板上书写教学内容。 供图 范俊杰
多维教学,浸润笔墨之美启蒙
课堂以动画形式引入,通过对比“随意书写”与“规范书法”的差异,直观传递“书法是兼具实用与审美价值的艺术”的理念。支教团成员结合动画内容让学生理解“静心书写可培养耐心”“规范笔画能体现汉字韵律”的道理,建立对书法的基础认知。进入正式教学环节,支教团老师先纠正学生们的坐姿与握笔姿势,强调“身正、臂开、指实”的要点。讲解横画时,以“悬崖勒马”喻指收笔力度,区分短横“轻快起笔”与长横“稳重行笔”的不同;解析捺画时,用“海浪奔涌”形容其“起笔轻、行笔渐重、收笔有力”的特点,同步指导“八”“大”等字的结构布局,让学生们在具象比喻中掌握书写技巧。图2教师为同学们播放动画。 供图 范俊杰
同时,老师们精心设计了互动实践环节,帮助学生在趣味中巩固所学。由“竖+撇+捺”组合引导学生联想“个”字,再逐步增加难度至“木”“田”等字,而后通过集体抢答和个体示范的形式,检验学生对笔画组合规律的掌握情况。在实操环节中,支教团成员还针对学生“横画倾斜”“捺画无力”等问题进行示范修正,并鼓励学生展示作品和讲解书写思路。 图3学生展示书法作品。 供图 范俊杰
成果反馈,彰显文化价值
活动结束后,老师对学生们的书写作品进行了点评,夸赞他们取得明显进步,大部分学生能规范书写“二”“大”等字。学生们对此次书法课也意犹未尽,追问老师们后续课程安排,期待续写汉字之美。家长反馈称,孩子课后主动练习书写今日学习的基础笔画,对“汉字里的故事”产生浓厚兴趣。支教团表示,本次书法支教活动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书法文化种子的播撒。 图4学生们认真听讲。 供图 范俊杰
此次实践活动以书法为载体,将文化传承融入教学实践,让学生们理解正确的书法观念,学习基础的笔法和汉字。“墨韵童行”支教团将持续推进“书法进基层”项目,通过系统性教学与成果展示,让墨香浸润更多角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图5活动结束后合影留恋。 供图 范俊杰
(通讯员 黄怡、滕志琳)
来源:大学生云报 | 黄怡、滕志琳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黄怡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