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 吕岳霖)为提升青少年爱国情怀,培养家国意识,2025年7月9日,安徽工程大学“童享化学,七彩领航”乡村振兴实践营暨暑期“三下乡”项目第三日的活动在桐汭街道大木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温情开讲。当天,一场以“化学与医药大思政课”为主题的特色课程,将科学知识与家国情怀巧妙融合,为参与活动的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妙趣横生的成长课。

▲图为化学思政课现场

课程以“从实验室到家国担当”为脉络,重点讲述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的科研故事。团队成员通过生动的讲述,再现了屠呦呦团队在艰苦条件下,历经数百次实验,从古籍中汲取灵感,最终成功提取青蒿素,为全球抗疟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历程。孩子们专注地聆听着,眼中闪烁着对科学的好奇与对科研精神的敬佩。

▲图为孩子们积极举手发言

课程结束后,参与活动的孩子们难掩兴奋,纷纷以自己的方式表达着听课的收获。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着对科研精神的理解,举手投足间,满是对屠呦呦等科学家的敬佩,以及对“用知识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初步感悟。这份纯真而热烈的反馈,生动展现了课程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的科学种子与家国情怀已悄然萌芽。

▲图为一位小朋友勇敢上台交流感受

围绕“化学思政”这一核心,课程并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而是引导孩子们思考科学与责任的关系。志愿者们提出“化学研究的意义是什么”“科学家为何要心怀家国”等问题,引发孩子们热烈讨论。这样的互动,让“严谨求实、爱国奉献”的科研精神悄然植根于孩子们心中。

▲图为孩子们认真听讲

项目负责人吕岳霖表示,“童享化学,七彩领航”项目希望通过化学载体,不仅让孩子们感受科学的魅力,更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此次化学与医药大思政课,正是通过榜样的力量,将科学素养与价值引领相结合,为孩子们的成长添上“七彩”底色。

课程的落幕,恰是种子扎根的开始。当屠呦呦院士的信念与孩子们纯真的理想碰撞,当化学元素的奇妙与“强国有我”的志向相融,一堂课的时间虽短,却在少年心中播撒下“科技报国”的种子。这既是实践团的志愿者们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生动实践,更是新时代涵养青少年家国情怀、厚植民族复兴根基的具体行动,让红色基因与科学精神在代际传承中,共同汇聚成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磅礴力量。

撰文 | 马晨、吕岳霖

图片 | 马晨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吕岳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吕岳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20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