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9日讯(通讯员 吴萌熙 左馨雨 朱庆霖)为积极响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战略,大力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实现活态传承,7月9日,川北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暨心晴工作室“蓬舟载星火,白衣护童心”赴蓬溪教育关爱服务队,走进素有“中国书法之乡”美誉的遂宁市蓬溪县,开展了一场以“展笔锋凝古意,承非遗焕新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团队通过沉浸式研学与互动体验,巧妙搭建起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的紧密桥梁。

蓬溪县作为“中国书法之乡”,书法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孕育出了众多书法人才,留下了数不胜数的瑰丽书法作品。活动当日8时30分,团队20名成员与专业讲解员在廉洁文化书法基地顺利汇合。在中国书法馆参观过程中,讲解员以书法发展脉络为清晰主线娓娓道来,从甲骨文所蕴含的象形之美,到行书的行云流水之姿,结合曾来德等书法大师的经典作品,系统且深入地阐释了书法的笔法结构与丰富文化内涵。参观接近尾声时,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团队走进廉洁馆。馆内巧妙地将书法与廉洁文化有机融合,鼓励全民参与,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廉洁风尚,令人耳目一新。

   下午,团队来到非遗文化馆开展深度研学活动。团队成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为活动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在书法馆内,众多市民的书法作品精彩展出,让书法真正走进群众生活,使其魅力与群众紧密相连。参观非遗展区时,展馆通过全面细致的历史溯源、精准深入的工艺拆解以及生动感人的传承人故事分享,立体且鲜活地呈现了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蛴蟆节、麦秆画、蓬溪石雕、洞经音等特色项目一一呈现,让参观者大饱眼福。“真没想到蓬溪竟然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一名来自本地的队员在参观后不禁感慨道。

进入书法互动体验环节,团队邀请到省书协的彭端老师,老师从笔画的力度这一关键要点切入,以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向大家阐述书法的精髓与底色。通过隶书“君”字的举例讲解,让大家深刻意识到笔画力度在书法创作中的重要性。采访环节中,彭端老师表示书法审美多元,普通人经规范学习均可入门并建议初学者应从规范训练起步,避免自学陋习;练习环节中,大家以书为媒介,于横撇竖捺间尽情感受书法的独特韵味;以笔为桥梁,提笔落笔间充分展现书法的迷人魅力。本次活动以实践为重要枢纽,成功将抽象的文化符号转化为可触摸、可带走的文化记忆。

“书法并不是仅仅存在于展馆的玻璃墙内的大师之作,更应该是作为一种广为流传的文化形式走进大家的生活。”队长张硕在总结会上坚定地表示,团队后续将精心整理活动素材,通过短视频、图文报道等新媒体形式,进一步扩大传播覆盖面,持续探索“非遗 + 教育”“非遗 + 文创”的创新传承路径。

本次活动成效显著,吸引了大量群众踊跃参与,收集到文化传承建议若干条,有力推动了蓬溪非遗文化的普及与活化。后续团队将汇总参观过程中了解到的地方书法文化传承现状、教育困境等信息,形成调研报告,向当地相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助力地方书法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来源:大学生云报 | 吴萌熙 左馨雨 朱庆霖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朱庆霖    责编:赵旭 + 投诉举报

166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