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云报7月6日讯(通讯员 梁明勝、唐文杰、吴雨萱、李新媛、唐先蓝、吴灿灿)

七月流火,心怀热忱,76‘铜’心‘碳’索”科普队终于抵达了这片群山环抱的土地。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洒在宁静的校园里,也点燃了团队成员心中那份沉甸甸的期待与责任。今天是支教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的第一天,也是与孩子们建立连接、播撒科学种子的起点。

▲图为团队成员合照 通讯员 周彬彬

上午的新生见面会,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着好奇、羞涩与兴奋的独特气息。孩子们早早来到教室,或三五成群窃窃私语,或独自端坐略显拘谨,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里,盛满了对未知的探究和对知识的渴望。作为班主任团队的一员,团队深知第一印象和规则建立的重要性。见面会伊始,在简单的介绍和团队展示后,便着重强调了课堂纪律与行为规范。

“同学们,欢迎来到暑期课堂!知识就像海洋,探索它需要一艘坚固的船,而纪律,就是这艘船的龙骨。”老师站在讲台上,语气温和而坚定。从准时到课、认真听讲、举手发言,到爱护公物、尊重师长、团结同学,一条条看似基础的要求,却是保障后续教学活动顺畅、高效进行的根本。清晰地阐释了每一条规则背后的意义——不是为了约束,而是为了创造一个安全、有序、能让每个人都专注学习的环境。当讲到“珍惜每一份学习材料,它们承载着知识的力量”时,留意到前排一个瘦小的女孩,下意识地将刚发下去还崭新的笔记本轻轻抚平,小心翼翼地放进课桌里,眼神里透着一份郑重。那一刻,孩子们并非不懂规矩,他们需要的是被清晰告知、被理解、被引导。规则的种子,在耐心细致的讲解和孩子们逐渐放松又专注的神情中,悄然埋下。这份秩序感是共同在知识海洋中探索的坚实保障。

下午,迎来了此行的核心教学目标之一化学启蒙。与上午见面会略带喧闹的氛围不同,走进教室就看着几十双充满求知欲的眼睛,坐姿端正,安静地等待着。今天的主题选择了与孩子们生活环境息息相关、触手可及的切入点:“《化学与我们身边的环境污染》同学们,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脚下的土地,都是由化学物质构成的。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无声地塑造着我们的世界。” 以最贴近生活的现实开场,瞬间拉近了抽象理论与现实的距离。没有烧杯碰撞,没有泡沫升腾,依靠语言描述、图像展示和互动问答,引领他们开启一场思维的探险。

图为团队成员上课照片 通讯员 唐文杰

化学启蒙绝非一蹴而就。今日的理论奠基,是为了明日实践探索时,孩子们能带着理解的眼光去观察,带着思考的头脑去操作,带着科学的思维去解释。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当实验的试剂相遇、现象发生时,孩子们眼中能不仅看到惊叹,更能闪烁着“原来如此”的了悟光芒——那便是今日理论之种破土而出的第一抹阳光。


来源:大学生云报 | 梁明勝、唐文杰、吴雨萱、李新媛、唐先蓝、吴灿灿

声明:凡来源或标记以“大学生云报”之内容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至发布之日起三日后方可原文转载,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有效联系方式。

审定:梁明勝    责编:赵林朗 + 投诉举报

51 赞
参与评论
点击右上角 可以收藏和分享给朋友哦~
我知道了